祁儀鄉

祁儀鄉

祁儀鎮,屬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位於桐柏山余脈西麓,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距唐河縣城25公里,全鎮轄26個行政村,295個自然村,人口4.3萬人,總面積187.5平方公里。 祁儀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豐厚。集鎮始於明,興於清,1945年設鄉,易名友蘭鎮,1958年成立祁儀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祁儀鄉,2017年12月撤鄉設鎮至今。是中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地質學家馮景蘭、文學家馮沅君、詩人李季、作家李文元的故里。 祁儀鎮地大物博,氣候濕潤,物華天寶。祁儀是唐河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地形主要以淺山區和丘陵為主,素有“三山六陵一平原”之稱。境內已知金屬非金屬礦藏20餘種,其中大理石、石英石、鉀鈉長石儲量豐富,地處亞熱帶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宜各類農作物的生長。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明清屬石店保(今祁儀鄉板倉村附近)。民國2年(1913年)屬沘源縣。

民國10年(1921年)設祁儀鄉,為湖陽區。

民國12年(1923年)屬唐河縣,民國31年(1942年)為為湖陽區祁儀聯保。

民國36年(1947年)祁儀解放,成立唐南縣(愛國民主政府駐祁儀)設第一區(駐祁儀)。

民國38年(1949年)3月,“三唐合併”屬唐河縣第十一區(區公所駐祁儀,曾駐張馬店)。

三山六陵一平原——祁儀鄉 三山六陵一平原——祁儀鄉

1956年2月屬祁儀、板倉兩個中心鄉。同年12月為祁儀區,轄祁儀、板倉兩個鄉。

1958年10月成立祁儀人民公社,轄今祁儀鄉、馬振撫鄉和昝崗鄉南部村委。

1961年5月為祁儀區,下轄祁儀、張馬店、周崗、石柱山、大樹李、馬振撫、牛寨7個人民公社。

1963年祁儀區調整為轄祁儀、板倉、大樹李、馬振撫、牛寨5個人民公社。

1968年8月撤區,將原祁儀、板倉2個小公社合併成立祁儀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為鄉。

2017年12月,經河南省民政廳批准,同意祁儀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祁儀鎮現轄祁儀村、許河村、常莊村、尚沖村、臨泉村、南崗村、杜門樓村、王油坊村、王田村、興堂村、孫莊村、元山村、張馬店村、萬莊村、大張莊村、古溝村、羅山村、板蒼村、寨橋村、老河村、前棚村、郭樓村、蔣崗村、油坊崗村、孫崗村、朱元村26個行政村,287個自然村,314個村民小組,4.3萬人,總面積187.5平方公里,10.7079萬畝耕地,13.5萬畝林地,荒山、荒坡、荒灘面積6萬畝。

自然資源

祁儀鄉 祁儀鄉

祁儀鎮地大物博,氣候濕潤,物華天寶。國土面積187.2平方公里,是唐河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地形主要以淺山區和丘陵為主,素有“三山六陵一平原”之稱,境內有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石柱山森林公園。地處北亞熱帶北部,屬季風性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宜各類農作物的生長。礦藏資源豐富,已知金屬非金屬礦藏20餘種,其中大理石、石英石、鉀鈉長石儲量豐富。

歷史文化

祁儀鎮人傑地靈,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近代出現過馮友蘭、李季、馮景蘭、馮沅君等一批在全國具有很高知名度的風雲人物,也出現過像李文元等在當地乃至全省都有較高影響力的農民作家、名人等。

在當地“馮氏三傑”儒婦皆知,作為馮友蘭的故居,現為祁儀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院內現存有銀杏、臘梅樹各一株,系馮友蘭爺爺馮玉文親手所植,樹齡在151年左右。祁儀一國中院內建有馮友蘭先生雕像,為新動向半身像,像高120CM,底座高86CM。1985年馮友蘭先生捐資1萬元在祁儀街興建清芝樓,其名為紀念馮母吳清芝而命名。

中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 中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

人才培養

近年來,祁儀鎮黨委一直把大學生村幹部的管理作為組織工作和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來抓,建立和落實管理制度,合理定位,不斷增強大學生村幹部的活力,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一是建立大學生村幹部愛護機制,村鎮兩級把大學生村幹部作為新時期農村工作的有生力量來對待,加強幫帶工作,熟悉農村工作,融入農村事務,給大學生村幹部下任務、壓擔子,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整體提高了大學生村幹部的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二是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鄉村兩級大力支持,黨政辦專人負責,積極為大學生村幹部解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原馮府院內的銀杏樹 原馮府院內的銀杏樹

三是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努力提高大學生村幹部的學習意識,讓大學生村幹部在工作的同時不斷進。

經濟發展

祁儀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鎮情,發揮優勢,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主題,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財政增強為主線,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最佳化農業資源配置,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擴大開放,著力抓好以招商引資為重點的工業經濟,以集鎮建設、交通建設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梔子為主的特色經濟,以黃牛為主的畜牧業,全鎮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都取得了新進展。2014年,全鎮生產總值8230000元,其中農業總產值56784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5842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2%、8%、18%;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31萬元,比上年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96元,其餘各項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

唐河縣祁儀鄉 唐河縣祁儀鄉

唐河大中原石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礦山資源開採與石材加工為主的現代化企業,目前正在開採的礦口有十三個,年產石材方料39萬立方,預計在2015年開採的礦口達35個,年產石材方料105萬立方。新建的石材加工工業園區,規劃占地5500畝,將引進全國知名石材生產企業50-70家,總投資10-12億元,石板材生產年產達到3000-4500萬平方米,年產值達到35億元,解決勞動力7000-8000人

城鎮建設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石柱山風景區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石柱山風景區

集鎮建設上,進一步加大集鎮開發建設力度,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對集鎮進行統一規劃建設。集鎮道路已完成硬化7公里,實現街道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投資200萬元興建了民營經濟一條街——友蘭大道,並完善友蘭大道的配套功能,加大投入,對祁儀車站、跨河大橋、高壓線路進行建設,對大道西段兩側880米下水道進行清理修建;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水平控制,統一高度限制,統一外觀模式”的要求,對東起清水河新橋,西至黃莊路口總長度440米路段進行開發建設,達到街寬39米。建成清水河社區,翻新街道數條,先後對貞元路、景蘭路、李季路等主要幹道進行加寬,綠化。投資20餘萬元,對一國中至工商所路段進行硬化,並安裝路燈20盞,解決了廣大師生夜晚行路難問題。“村村通”道路建設已鋪設油路27.5公里,“祁湖”路(祁儀——湖陽)全長12.4公里,已修建6.1公里,預計2007年7月完工,“祁黑”路(祁儀——黑龍鎮)即將全面貫通。建成10000門容量的程控電話交換站,實現村村通電話;建成移動和聯通發射站,通話直徑25公里,覆蓋面積490平方公里;擁有3.5萬伏變電站一座,確保全鄉生產生活用電,集鎮閉路電視網路和電視差轉台的建成,活躍和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學校教育實現了“六配套”,通過省“普九”驗收,教育教學質量位居全縣前列;並在各中國小建成遠程教育接收站點,配備了電腦等相關設施,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鄉中心醫院達到市一甲醫院標準,成立了新農合辦公室,建成村級衛生所28個,形成了健全的醫療衛生網路。有市級文明敬老院一座,使全鎮五保老人老有所養,2006年,投資35萬元,對敬老院進行維修及配套建設,新建樓房22間,擴大了五保戶集中供養人數。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以興水節水防旱、防汛為重點,著力提高農業抗災能力,努力做好農綜開發工作,2006年新建人畜飲水工程1處,新開挖堰塘10處,清淤塘壩69處,灌渠清淤15公里,水庫加固除險6處,新建整修橋涵11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200畝,除澇面積2000畝。

生態建設

祁儀鄉生態建設 祁儀鄉生態建設

祁儀是個山區鄉鎮,素有“一平三山六丘陵”之稱,山區面積大,山水資源豐富。近年來,祁儀鎮依據“平原建林網、山區建綠林”的原則,加大投入,加強組織,強力打造生態鄉鎮,建設綠色祁儀,取得了明顯成效,營造了優美的生態環境,促進鄉村經濟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祁儀鎮黨委、政府把創建生態鄉鎮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成立了以鎮 長為組長的生態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目標責任制,由林站負總責,各管理區書記、村支部書記為直接責任人,嚴格獎懲機制,形成各站所、村組積極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狠抓植樹造林。按照“綠色、生態、效益”的目標,祁儀對全鎮生態鄉建設進行了合理的規劃,突出“山水田園路溝渠”,即平原以道路、溝、河、地為主,栽植速生楊樹,打造綠色保護林帶286條,形成了路成行、林成網的生態格局;在山區,以荒山造林為主,突出桅子、麻櫟、油桐、無患子,注重生態效益的同時兼顧經濟效益。近年來,已形成桅子林地2萬畝,年產桅子400萬斤,創效益500餘萬元。2010年,該鎮與天然國際(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3萬畝的無患種植協定,目前已種植6000畝,培育無患子苗200畝,在未來5年內將對祁儀的生態和環境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


三是完善保護機制。在林地管理上,一是積極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建立了完善的林林承包機制,切實做到林定權、樹定根、民定心;二是強大宣傳,強化管理,嚴格封山育林制度,禁止無序亂砍濫伐林木,冬季嚴格搞好森林防火,確保了造林一處,綠色一片。
四是整合優勢資源,打造生態祁儀。祁儀鎮精心整合旅遊資源,積極做好資源利用。一是依託石柱山森林公園,圍繞石柱山搞特色規劃種植,沿旅遊線路栽植黃楊、紫薇、香樟等樹種,切實做好綠化、美化。二圍繞山頭水庫-馬武山,做好山頭水庫-馬武山風景區的規劃和申報工作;並圍繞馬武山向市林業局申報馬武山森林公園項目,規劃建設一個融科普考察、山水體驗、觀光旅遊為一體的市級森林公園項目。三是圍繞馮友蘭故居,搞好集鎮的規劃,突出綠化和美化,請省規劃專家對清水河兩岸進行了詳細的規劃,以打造濱河景觀綠化帶為目標,在三至五年內逐漸形成集鎮遊園和觀光休閒風光帶。

旅遊資源

石柱山森林公園 石柱山森林公園

石柱山,位於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東南,四方山的北部,距縣城八十里。山高五百七十六米,頂部有兩塊大石屹立如柱,高約十米。柱上有鐵環,相傳為大禹導淮繫舟處。此景與桐柏縣八大景之一的禹舟鐵環為同一處。禹王降了水怪無支祁,很快就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石柱山上那對高聳的石柱,起名“禹王定錨樁”用以銘記禹王治水的業績。“石柱擎天”成為今天著名的唐河八大景之一。

《南陽地區志》記載說,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楊五湯等數百人在唐縣、桐柏交界之石柱山結捻,不久被擊散。

名優特產

祁儀鎮盛產五香糖、黃酒、三鷹椒、豆麵條、香米、本蠍、山楂、柴胡等。五香糖和香米明清時為貢品,五香糖年產50000公斤,優質香米年產1000萬公斤。黃酒:有500多年的歷史,現有黃酒作坊20餘家,年產黃酒15萬公斤,產品遠銷湖北襄樊,河南鄭州、南陽等地。山楂:分布於全鎮各山場子上,年產20000公斤。柴胡:素有“唐柴胡”之稱,年收購量3000公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