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既是重大決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事項、重大活動等的硬性要求;也是所有與民眾利益相關事宜的前置環節。本書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建構模型、規範流程、設定指標、內外兼顧、頂層設計。
規避社會運動需要科學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防治群體性事件需要有效的社會穩定風險管理。
本書結合風險管理的國際標準和我國的實踐經驗,設計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模型、流程、指標,提出精確識別、全面分析、科學定級。本書創新了以風險內部控制和風險外部合作為主的社會穩定風險管理,並提供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的頂層設計和操作範本。
全書用46個實例、28張圖、 166張表格,建構模型、規範流程、設定指標、內外兼顧、頂層設計。
本書賣點
1.中央強調: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近年來多次強調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工作,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硬性要求:三重一大、項目立項、涉及民眾等事項,都強行要求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3.社會亟需:目前尚無規範、科學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標準,尚無系統、有效的社會穩定風險管理方法。
4.專業權威:凝聚理論精華、匯集實踐經驗,設計規範化的評估標準,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
5.簡明實用:圖文並茂、實例鮮活,是研究教材,也是實用指南。
本書目錄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
唐鈞/著
緒 論
一、社會穩定風險源及其要求決定了穩評和穩管的內涵和外延
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的粗放現狀亟待規範和精細
三、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應從形式要件明確為善治的先決條件
第一章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的模型和流程
第一節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界定與模型
一、穩評的必要性
二、穩評的界定與目標:反對最小化和滿意最大化
三、穩評的五要素菱形模型
第二節 社會穩定風險管理的模型和流程
一、穩管的重要性
二、穩管的界定與實操問題
三、穩管的五要素菱形模型
第二章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準備與規劃
第一節 社會穩定的風險點庫
一、狹義的社會穩定風險點庫
二、廣義的社會穩定風險點庫
第二節 社會穩定的風險關聯庫
一、“木桶短板效應”要求補社會風險“最短板”
二、“冰山效應”要求作社會風險細分
第三節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評估的指標設定
一、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綜合指標
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精細指標
三、穩評的一票否決設定
第四節 社會穩定風險管理的規劃
一、定位設計:以穩評為核心的社會風險評估
二、全程規劃:穩評和穩管的操作運行
三、規範管理:第三方穩評機構的準入和監管
第三章 社會穩定風險識別
第一節 大數據預識別:過往風險的分類分級
一、大數據預識別的機理
二、大數據預識別的套用
第二節 虛擬空間識別:網民意見調查
一、虛擬空間風險識別的機理
二、虛擬空間風險識別的套用
第三節 現場實地識別:現場告知與態度調查
一、現場實地風險識別的機理
二、現場實地的風險告知
三、現場實地的風險調查
第四節 社會穩定風險全監測:動態的“風險點清單”
一、社會穩定風險全監測的機理
二、社會穩定風險全監測的套用
第四章 社會穩定風險分析
第一節 “客觀—主觀”風險分析
一、“客觀—主觀”風險分析的機理
二、“客觀—主觀”風險分析的套用:“風險分析清單”
三、“客觀—主觀”風險分析的套用:“最好—最壞可能性分析”
四、“客觀—主觀”風險分析的典型工具:“機率—損失”分析
第二節 “內部—外部”風險分析
一、“內部—外部”風險分析的機理
二、“內部—外部”風險分析的套用:利益相關分析
三、“內部—外部”風險分析的套用:網民心態分析
四、“內部—外部”風險分析的典型工具:“責任—影響”分析
第三節 “靜態—動態”風險分析
一、“靜態—動態”風險分析的機理
二、“靜態—動態”風險分析的套用:連鎖反應分析
三、“靜態—動態”風險分析的典型工具:風險升級預測
第五章 社會穩定風險定級
第一節 社會穩定風險定級的機理
一、社會穩定風險定級的依據
二、社會穩定風險定級的三個等級
三、社會穩定風險管理對風險定級的貢獻
第二節 社會穩定風險定級的主要方法
一、對照排查定級法:同類案例分析
二、定量計算定級法:精確計量風險
三、綜合研判定級法:研判民眾反對意見和“反對度—承受力”狀況
第三節 社會穩定風險定級的風險
一、願力干預定級的風險
二、確定風險可控性的風險
三、特定風險項的加權風險
四、風險等級的發布風險
第六章 社會穩定風險內部控制
第一節 堅持民本:阻止風險升級,降反對度
一、堅持民本的機理:保障民眾正當權益才能保社會穩定
二、堅持民本的套用:全面保障權益,根源化解矛盾
第二節 責任落實:源頭治理,連帶聯動,增責任力
一、責任落實的機理:責任連帶,全程負責
二、責任落實的套用:主動防禦,科學管理
第三節 工作規範:標準化處置,增強防範力
一、規範的機理:標準化處置減少失誤,規避責任事故
二、規範的套用:科學決策和管理,增防範力
第四節 綜合治理:防範風險和減輕損害,增強應急力
一、綜治的機理:防範綜合風險
二、綜治的套用:全面增強綜合風險應對力
第七章 社會穩定風險外部合作
第一節 公共關係:加強風險溝通,減阻力增助力
一、公共關係的機理:加強溝通、降低穩定風險
二、公共關係的套用:創新公關機制,減阻力增助力
第二節 群防群治:責任共擔,風險自治
一、群防群治的機理:責任共擔,優勢互補
二、群防群治的套用:風險自治
第三節 矛盾化解:構建社會秩序,降低民眾損失
一、矛盾化解的機理:多措並舉,降低民眾損失
二、矛盾化解的套用:疏堵結合,構建“風險秩序”
第四節 輿論引導:保持公信力,弘揚正能量
一、輿論引導的機理:用“責任模型”,保持公信力
二、輿論引導的套用:遵循規律,弘揚正能量
第八章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與範本
第一節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機制的頂層設計
第二節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管理機制的創新
一、健全組織,落實責任
二、科學規劃,明確重點
三、設定流程,精細管理
四、維護民眾,保障發展
第三節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方案的範本
一、指導思想
二、評估原則
三、評估範圍和評估重點
四、評估內容
五、評估責任主體
六、評估程式
七、工作要求
八、領導機構和責任人
九、其他重要事項
第四節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的範本
一、管理方對穩評的要求
二、待評事項的概況
三、“風險點清單”
四、現場的風險告知
五、現場的問卷調查
六、“風險分析清單”
七、升級預測分析
八、聯席會議的部門意見
九、周邊民眾反對意見研判
十、風險定級綜合研判
十一、追蹤評估與管理
十二、督察考核
本書實例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
唐鈞 / 著
實例目錄
實例1:上海松江電池廠項目因民眾反對最終取消
實例2:“爭高鐵”的意願度分析
實例3:“村村通”項目的支持度分析
實例4:民航乘客的“容忍臨界點”
實例5:PX項目的反對度分析
實例6:高壓線的風險度分析
實例7:北京朝陽原副區長貪腐案開審,疑挪用兩億拆遷款
實例8:北京市民質疑環評造假,集會抗議高鐵擬建方案
實例9:《信訪條例》的6項“不得有”考驗著應急力
實例10: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預防化解機制
實例11:北京望京高壓變電站的僵局應對
實例12:四川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責任追究暫行辦法
實例13:陝西商南縣“廣場問政”,民眾對面叫板,官員當場被免職
實例14:北京民政信訪模式是社會穩定管理的典範
實例15:問題食品的社會恐慌風險
實例16:惡性事件的深層次風險源
實例17:國外社會穩定事件的大數據風險識別
實例18:網民反對意見的表達形式與風險等級
實例19: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項目的風險識別部署
實例20:社會穩定風險溝通的“內—外”路徑
實例21:社會穩定的全風險“信息網”
實例22:敏感項目的全監測
實例23:春節期間典型社會風險的客觀分析
實例24:利益損失分析
實例25:鐵路突發公共事件的“機率—損失”分析
實例26:2008年至今的“鬧事”行為動態分析
實例27:日本“3·11”核事故的風險連鎖反應分析
實例28:社會穩定的風險升級預測
實例29:利好因素的風險對沖
實例30:“棄嬰島”:多地投入使用,廣州已暫停試點
實例31:深圳為規避社會不穩定突然限牌,反致公信力風險
實例32:“舉證倒置”將降低維權成本,阻止風險升級
實例33:勞資糾紛的民本策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實例34:穩評報告直報“一把手”的責任管理創新
實例35:校園安全穩定風險的“主動防、科學管、立體化”
實例36:問題官員的社會影響惡劣,廉政風險防控規避官員犯錯
實例37:北京朝陽的維穩創新: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
實例38:綜合治理切實防治社會穩定風險
實例39:廣東某鎮的綜治成效
實例40:核爭議與公共關係
實例41:北京城管全面深化創新公共關係
實例42:北京永善社區的“市民勸導隊”
實例43:“村規民約”在基層風險治理中的功能
實例44:民間糾紛調解的方法
實例45:既要依法維護信訪秩序,還要切實維護民眾利益
實例46:網路謠言已成社會高危風險,亟待全方位防治
作者簡介
1.作者介紹
唐鈞,管理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政府管理與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兼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城市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行為法學會新聞監督行為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城市管理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國家核應急回響技術支持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培訓中心客座教授、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緊急救助》主任委員、社科院藍皮書《形象危機應對》《社會風險評估》主編、中國警察網顧問等職。主持完成風險評估、社會維穩、應急管理、行政改革、公共關係等方面的幾十項重大課題項目。發表論文百餘篇。
2.代表作品
《政府風險管理》《政府公共關係》《應急管理與危機公關》《形象危機應對研究報告》《社會管理概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