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台灣在近代史上是從一個蠻荒化外之地,歷經列強攘奪敷易人手,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明鄭時期有陳永華的文教措施初試啼聲,清朝二百多年的統治,漢文化隨著移民而進入台灣,文治教化之功才漸漸顯著。不管是明鄭時期或是清朝治理時期,居於生活與文化的核心因素,即是儒家思想;換言之,儒家思想是台灣社會的價值系統,它支配著生活、倫理、教育、風俗習慣等種種文化層面,雖然在明鄭與清朝統治時期之學風有異取捨不同,但仍然是孔門儒學的道統及傳承。
儒家由孔子發其端,諸子繼其餘緒,由一私家之學而至西漢武帝時獲得獨尊地位而成唯一之欽定學派,扮演了文治教化的功能,這種教化功能的傳播是透過兩種管道,一是少數的知識分子對儒學的詮釋與開創,以維繫儒學慧命於不墜;另一則是將儒學義理世俗化於人民百姓,成為世俗生活的常規。
目錄
清領時期台灣害院教育的儒卑思想
“東方邏輯”和台灣現代性接受的多源性——以日據時期台廈場域為實例的文學觀察
“道問學”與“尊德性”——胡適派學人與現代新儒家的“漢宋之爭”
張愛玲“地母形象”與台灣文學
黃春明的童話之于海峽兩岸兒童文學創作的啟示意義
《文訊》:台灣文學研究的主要媒介
全球化情境下台灣文化論述對影像敘述的影響
海峽兩岸作家日本敘事的比較研究——以郁達夫與翁鬧為中心
重層現代性與台灣文學史的重構
從歌仔冊看日治晴期台灣婚禮習俗的現代性及相闐間題
女性·民族·歷史救贖——台灣1970年代鄉土文學思潮與女性文學“占位”
歷史的想像與救贖——讀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行過洛津》與《風前塵埃》
台灣文學新梘野:日治時代漠文通俗小說概述
台灣“新”身體:疾病、醫療與殖民
鍾怡雯散文的感性與知性——兼談台灣女性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