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激酶(CPK),主要存在於骨骼肌和心肌,在腦組織中也存在,是參與體內的能量代謝的一種酶。在臨床上主要用於診斷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發病後2-4小時,血液中此酶活動即開始升高。比血清中穀草轉酸酶和乳酸脫氫酶的活力變化都出現得早。

基本信息

臨床意義

(1)心肌梗塞後,CPK較穀草轉氨酶和乳酸脫氫酶特異性高,但持續時間短,2-4天恢復正常。
(2)病毒性心肌炎,CPK也可升高,對診斷及預後有參考價值。
(3)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以及肌肉損傷時CPK也可升高。
(4)嚴重的心絞痛、心包炎、房顫、腦血管意外、腦膜炎以及心臟手術等,CPK可見升高。
正常值:無機磷法:0-200U/dL
比色法:M(男):0.55-7.5U/dL
F(女):1.45-4.0U/dL

相關套用

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個重要診斷指標。肌酸磷酸肌酶是一種酶,並證實主要存在骨骼肌、心肌和腦組織中,而胃腸道、子宮、腎和膀胱只有微量的濃度。血清中的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說明組織中有細胞壞死,這些酶有兩個組成部分,肌肉部分和腦部分。血漿中證實有3種同功酶,BB-CPK、MM-CPK和MB-CPK。MB-CPK主要存在心肌組織中,可用免疫學或電泳測定的方法測得結果。
建議酸磷酸激酶(CPK)過高,說明的心血管不好,需要注意身體了
肌肉損傷時人體內會分泌大量的CPK(肌酸磷酸酶)來修復損傷的肌肉,通過測定血液中CPK值,能夠推定出肌肉的損傷程度。因此常被作為肌肉損傷的指示指標。血液中CPK的含量越低,肌肉損傷程度也就越低。

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不要抽菸,喝酒,少吃膽固醇過高的食品,空腹12小時取靜脈血,取血前不要劇烈運動。

檢查過程

酶偶聯法:各實驗室可根據本室的自動分析儀型號及說明書編程,主要參數為:340nm波長,37℃,標本與試劑體積比為1∶50,延遲時間60s,反應時間60s,動力法。

不適宜人群

1、服用過甲狀腺激素、甾體激素等藥物的患者,因為可能會影響到檢查結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藥物服藥史的患者檢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減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種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等,除非該檢查必不可少,儘量少抽血。

不良反應風險

1、皮下出血:由於按壓時間不足5分鐘或是抽血技術不過關等原因可導致皮下出血。
2、不適感:穿刺部位可能會出現疼痛、腫脹、壓痛、肉眼可見的皮下瘀斑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