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磨石峪
行政全稱山東省臨朐縣九山鎮磨石峪村
郵政編碼262624
地理位置及鄰村磨石峪村位於濰坊、臨沂兩市交界處戰略位置重要。南與沂水縣接界,西南與城隍村接壤,西與堯峪村相望,北與泰薛路相近的馬頭店子村臨近
村史演變磨石峪立村於元末明初,因山坡上有磨石,故取名磨石峪。村地形為四面環山,南高北低,與西山相連。先後有袁、劉、王三氏入村,其後杜、馬、宋、趙、郭、葛、倪、李、沈、韓、肖、成等姓遷入,村名沿稱至今。全村現有耕地1000畝,284戶,987口人,均為漢族,其中非農業戶口15人,有信奉耶穌教。 明清兩朝及民國前期屬青州府,1947年――1950年屬龍山鄉;1950年――1956年屬堯峪鄉;1956――1984年屬九山公社馬頭店子大隊;1984年鄉鎮後,屬沂山鄉; 2001年沂山鄉撤銷,屬九山鎮。
磨石峪發展【農業發展】:村內多為土壤,且土壤肥沃,耐旱,早期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主要有穀子玉米、高粱、地瓜、黃煙、花生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立足當地資源。調整種植結構,注重發展果品生產及養殖業,建起山楂園20畝,1000株,柿子園50畝,1000株,產量5萬斤,同時因地制宜種植結梗。黃苓、丹參等中藥材。常年種植面積達200畝,畝均收入2000元左右。養豬棚10個,面積8畝年收入50萬元。
【外出務工】: 從1993年起,先後有100人次到韓車、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打工,不僅為為國家創收外匯,也為自身經濟打下雄厚基礎,十六年來僅此一項金額累計約為1000多萬元。
【自主創業】:以建築、運輸、食品加工為主營業務從業者200戶,擁有大汽車10輛,拖接機5台,三輪車20輛,脫粒機、粉碎機10台,馬家煎餅遠近聞名,年收入5萬元左右。
【水利】該村是歷史性缺水村,過去吃水全靠村內僅有的四眼水井,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村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打機井一眼,蓄水池15個,鋪高輸水管道8000米,徹底解決了用水困難的問題,不僅家家用上了自來水,還使100多畝耕地得到灌溉。 結合興修水利,大力開展以治山改土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從1966年至2005年,39年間將全村800畝耕地統一進行治理,全部整成水平梯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村遷】1975年,該村制定搬遷計畫,遷到老村以北200米處的北沙灘,於2003年搬遷結束,整修農田100畝,蓄水池15個,隨後,硬化了南北和東西兩條大街。2005年在縣民政局的扶持下,加上村民捐款,硬化了通往馬頭店子存的鄉村路1公里,為此,村里還特地為捐款數額較大者立碑為念,2008年又硬化了通往臨近堯峪村的路面,全長2公里。
【教育】明末清初設立私塾,二十世紀50年代,設國小一處,1981年設磨石峪國小,1993年磨石峪國小撤銷,合併到馬頭店子國小,撤銷前有教師三名為 王京堂、袁興明、杜振京,一起調配到馬頭店子國小任教。馬頭店子國小現存幼稚園一處,幼兒教師一名。 村有重視教育的傳統,農家子弟家貧力學,清末,出了一名袁秀才,精通周易八卦。解放後,考出本科專科畢業生20人,其中碩士生8人,教授2人。博士生一人。在讀大學生14人。 【醫療】1958年。設立衛生室,配醫務人員一名,現有衛生室一處,醫務人員2名,現全村85%的農戶參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
解放前後的一段時期內,部分村民自籌資金,置辦道具服裝,聘請名師導演,排練戲劇,在當地名聲很響,尤其是在春節後,小劇團不僅在附近村莊演出,還巡迴到外地演出,白天唱戲。晚上跑馬燈。一直在外演出。直至立夏才能返村。1984年臨朐縣文化局。為了挖掘地方戲種,還特地到該村調查整理。
磨石峪名人趙明亮:浙江省浦東區水利局長 劉培玉:山東師範大學教授 劉培德:山東經學院教授 劉玉國:山東省公安廳裝財處任職
歷任村書記及負責人建國前後,村幹部更換頻繁,袁立有、劉其征等先後任村書記和莊長。
1980年後,擔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劉生池(1980.1-1984.10)
李寶田(1984.10-1985.5)
劉振林(1985.5-2000.12)
劉水池(2001.1-2004.7)
擔任大隊長、村主任的有:
劉振忠(1980.1-1984.10)
劉振林(1984.10-1985.5)
袁世明(1985.5-2000.12)
袁興寶(2001.1-2011.10)
劉振林2004年10月至今擔任副書記。
村史典故
1】該村有一狹長土梁,直延伸至村中河邊,當初村址就在土梁前懷。村北一里處是一條大道,行人望不見村莊。由於村里長期用土。土梁逐漸縮短,村後無屏障遮蔽。當時有風水先生指出,需請杜姓來村居住。讓其房屋建在被挖取土的土樑上,可彌補風水被破,故此,袁姓從九山請來一姓杜男子,並以本族女兒相許配,至今杜姓已有二十多口。
2】村中原有四棵老槐樹,都是當入村時各姓氏在大門口所植,最大的一棵是洪武二年所栽,二十世紀初這棵老槐樹主幹周圍的樹皮存活,後來老槐樹中間長出了一棵梧桐樹,至走私約有20厘米時,被一場大風和老槐樹一同颳倒。其他三棵在此之前已被砍伐。
3】村北大道旁,立村時建一土地廟,廟前有一顆酸棗樹【俗稱棘(ji)子】。直徑長至20厘米,遠近聞名,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被砍伐。
4】村北大道是一條交通大道,當時有商人從博山用騾子馱煤從此經過運往東南沂水,在與堯峪村的接壤處有一段路,山勢陡峭,俗稱“閻王鼻子”這段路呈S形,路面中全部用長方形青石板鋪成,每塊石板長約80厘米。寬70厘米,青石板的連線處,都埋有一塊等寬的石板,與路面同高,防止石板下滑,年長日久,路面光滑如鏡,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通了鄉村路以後,這段路被棄用。 在村西有一水灣,深不見底,灣水清澈,水常年從灣中流出,且有魚兒遊動,民國初期,由於地殼變動,水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