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紹
1933年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滿游擊隊在政治委員楊靖宇率領下,以吉林省磐石縣紅石砬子山區為中,心,建立抗日根據地。日軍為消滅這支抗日武裝,調兵進行“討伐”。1月30日,日軍指揮偽軍“東江好”、“毛團”等部千餘人在三棚砬子附近圍攻游擊隊。游擊隊占領有利地形組織反擊,首先擊潰了從北面進攻的“東江好”,接著又兩次打退了從南面包抄的“毛團”,使其圍攻未能得逞。此次反擊共斃傷日偽軍20餘人,游擊隊僅犧牲1人、傷1人。2月下旬,日偽軍組織第2次“討伐”。游擊隊主動出擊,襲擊吉海鐵路(吉林市—海龍)日軍守備隊鐵甲車,並在廟嶺等地與日偽軍作戰,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多次戰鬥的勝利。28日,日軍率“東江好”、“毛團”700餘人,向游擊隊駐地磚廟子發起進攻,因游擊隊已於27日晚轉移到鹼草溝而撲空。當日偽軍進至鹼草溝時遭到游擊隊突然襲擊,日偽軍憑藉優勢兵力企圖將游擊隊圍殲,游擊隊向高地撤退,將日偽軍誘至谷地,以猛烈火力殺傷30餘人,使其無力組織反擊,游擊隊只傷、亡各1人。在游擊隊兩次反“討伐”勝利和政治攻勢的影響下,“毛團”譁變轉向抗日,“東江好”發生動搖,被日軍繳械。3月底,日軍出動直屬守備隊,攜帶山炮、迫擊炮、重機槍等由磐石縣城出發,向游擊隊發動第3次“討伐”。游擊隊為分散日軍兵力,在玻璃河套至楊寶頂子10公里的有利地形上分散配置,避開日軍主力,採取多路襲擊的戰法,從午後戰鬥到黃昏,斃傷日軍20餘人,挫敗了第3次“討伐”。4月底,日軍守備隊及偽軍自小城子出發,圍攻游擊隊駐地蘿蔔地。游擊隊迅速前出至大泉眼,出其不意地伏擊日偽軍,同時派出部分兵力抄襲日偽軍退路,斃傷日偽軍30餘人,挫敗了第4次“討伐”。
南滿游擊隊在3個多月的反“討伐”作戰中,共斃傷日偽軍百餘人。本身由不足百人發展到近300人,武器增加了3倍,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游擊根據地。
事件意義
南滿游擊隊在3個多月的反"討伐"作戰中,共斃傷日偽軍百餘人。本身由不足百人發展到近300人,武器增加了3倍,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地。
主題關鍵字: 反"討伐"作戰
分類: 民族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