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碟快取分類
磁碟快取分為讀快取和寫快取。
讀快取是指,作業系統為已讀取的檔案數據,在記憶體較空閒的情況下留在記憶體空間中(這個記憶體空間被稱之為“記憶體池”),當下次軟體或用戶再次讀取同一檔案時就不必重新從磁碟上讀取,從而提高速度。
寫快取實際上就是將要寫入磁碟的數據先保存於系統為寫快取分配的記憶體空間中,當保存到記憶體池中的數據達到一個程度時,便將數據保存到硬碟中。
磁碟緩衝方式
根據寫入方式的不同,有寫通式和回寫式兩種。寫通式在讀硬碟數據時,系統先檢查請求指令,看看所要的數據是否在快取中,如果在的話就由快取送出回響的數據,這個過程稱為命中。這樣系統就不必訪問硬碟中的數據,由於SDRAM的速度比磁介質快很多,因此也就加快了數據傳輸的速度。回寫式就是在寫入硬碟數據時也在快取中找,如果找到就由快取就數據寫入盤中,如今的多數硬碟都是採用的回寫式快取,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性能。
快取英文名為 Cache。CPU 快取也是記憶體的一種,其數據交換速度快且運算頻率高。磁碟快取則是作業系統為磁碟輸入輸出而在普通物理記憶體中分配的一塊記憶體區域。
硬碟的緩衝區
硬碟的緩衝區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數據的場所。硬碟的讀數據的過程是將磁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後,通過緩衝區一次次地填充與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匯流排的周期送出,可見,緩衝區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它的作用也是提高性能,但是它與快取的不同之處在於:一、它是容量固定的硬體,而不像快取是可以由作業系統在記憶體中動態分配的。二、它對性能的影響大大超過磁碟快取對性能的影響,因為如果沒有緩衝區,就會要求每傳一個字(通常是4位元組)就需要讀一次磁碟或寫一次磁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