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彈性耦合

磁彈性耦合(magnetoelastic interaction)是一種變磁的臨界點。

來源

通常的“磁彈性耦合”主要來源於稀土化合物,而金屬材料只在變磁過渡時才能發生大的磁彈性耦合。稀土被用於製造電池和永久磁體,由於其在環保技術方面的關鍵作用,現在稀土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與原子位移

2010年8月,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英國科學家在金屬磁體熱膨脹中觀察到最大原子位移,此一發現將在高效感測器、製冷劑等未來新材料的研發中發揮重要作用。

通過一種名為高效中子衍射結合磁力測量的方法,科學家在觀察中發現,磁場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磁性突然增加,稱為變磁性過渡階段。

此時,材料磁性的變化來源於原子之間的一種強大磁彈性耦合。磁彈性耦合作為一種變磁臨界點的前兆,加強了變形效果,於是出現了加熱時錳原子之間距離發生2% 的“巨大”改變。

振動頻率改變

由於磁彈性耦合效應,外加磁場將對鐵磁桿的振動頻率產生影響:當鐵磁桿的振動位移沿著磁場方向時,其頻率減小並出現磁彈性屈曲失穩;當鐵磁桿的振動位移垂直於磁場方向時,其頻率將會增大,理論模型能夠很好地解釋已有實驗觀測的振動頻率改變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