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組移動誘變劑
碼組移動誘變劑能插入DNA分子的鹼基對之間,使DNA鏈的結構變形,從而在DNA複製時由於不對稱交換,引起DNA鏈中插入或缺失一個或幾個鹼基,結果造成這一對核苷酸以後的整個密碼的移動,產生移碼突變.2)物理因素誘變機制
①紫外線輻射紫外線引起的DNA變化有DNA鏈的斷裂,DNA分子內部和分子間的交聯,核酸與蛋白的交聯,嘧啶的水合作用,以及嘧啶二聚體的形成等,已證明胸腺嘧啶二聚體的形成是紫外線改變DNA生物學活性的主要途徑.在互補雙鏈間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會妨礙DNA雙鏈正常的拆開和複製;同一鏈上相鄰鹼基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會阻礙鹼基的正常配對,二者均可引起突變.
②電離輻射X射線,γ射線,α射線和β射線等與基因分子碰撞時,把全部或部分能量傳給原子而產生次級電子.這些次級電子一般具有很高的能量,能產生電離作用,因而直接或間接地改變DNA結構.直接效應是使鹼基的化學鍵,脫氧核糖的化學鍵以及糖和磷酸連線處的化學鍵斷裂.間接的效應是從水或有機分子中產生自由基,這些自由基作用於DNA分子,引起損傷和缺失.電離輻射還能破壞DNA的磷酸二酯鍵,造成染色體的損傷,引起染色體結構的畸變.
自發突變機制自發突變是指生物體自然發生而非人為引起的突變.
1)DNA複製過程中,偶然出現差錯,引起突變.與DNA複製有關的因子以及與複製正確性有關的因子,如果性質發生改變,就會引起自發突變.
2)微生物自身產生誘變物質如微生物細胞內的咖啡鹼,硫氰化合物,二硫化二丙烯,重氮絲氨酸及過氧化氫等,它們既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又可引起微生物的自發突變.因此在許多微生物的陳舊培養物中易出現自發突變.
3)環境對微生物的誘變作用自然界中的短波輻射是微生物發生自發突變的原因之一,自然界中還存在著能誘發突變的物質,當微生物偶然接觸到這些物質時便會發生突變.高溫也有誘變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