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同位素地球化學

碳同位素地球化學

正文

研究天然物質中碳同位素的豐度、變異規律及其地質意義。自然界碳有 2個穩定同位素12C和13C,它們的豐度分別為98.89%和1.11%。碳同位素組成以 δ13C表示,標準採用 PDB(見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天然物質中δ13C的分布如圖所示。由圖看出,δ13C的最低值見於天然氣甲烷,為-90‰;最高值出現於碳質球粒隕石中,為+70‰。所以天然物質中δ13C的變化幅度達160‰。

碳同位素地球化學碳同位素地球化學
地球上兩個最重要的碳貯存庫是碳酸鹽和生物成因還原碳。它們的同位素豐度值截然不同,因為在大氣CO2-溶解 HCO--CaCO3體系中,同位素交換反應使碳酸鹽富集13C;而光合作用的動力分餾效應導致生物成因碳(有機物)中富集12C。
在各種碳化合物中達到同位素平衡分餾時,δ13C增加的順序如下(≤800℃):CH4-3(M代表Ca2+、Mg2+等陽離子)。
碳同位素在地質學上的套用包括:①碳同位素地質溫度計,只要測得共生礦物或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組成,就可據計算公式或從已有數據表中獲得礦物的形成溫度;②除判斷含碳的岩石和礦物成因外,根據碳同位素組成可判斷層中CH4的含量及其埋藏深度;③對原油天然氣進行分類和對比,確定原油的性質和來源及天然氣的成因和成熟度,從而提供找油、找天然氣方向。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