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綏中縣城西碣石]

碣石[綏中縣城西碣石]

碣石,位於綏中縣城西56公里、山海關東15公里的止錨灣海濱。碣石由三塊高出海面20米左右的巨大礁石組成,東邊一塊礁石從遠處望去如一人矗立在海中,因此也稱姜女石。 1982年,在正對碣石的岸邊發現了總面積超過15萬平米的巨大秦漢宮殿建築遺址,經專家考證,這就是秦始皇三十二年東巡的碣石宮。在碣石宮西側的黑山頭上,考古學家發現了漢武台遺址。碣石宮遺址和漢武台遺址的發現,證明綏中止錨灣海濱的碣石就是當年秦始皇、漢武帝東巡的碣石。 公元207年,曹操在柳城(現遼寧省朝陽市)擊敗烏桓回師途中路過碣石,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觀滄海》。

1、碣石簡介

碣石,位於綏中縣城西56公里、山海關東15公里的止錨灣海濱。碣石海水清澈見底,水淺波輕,海灘寬闊平緩,白沙細膩無泥,海中無礁石。海濱浴場的海底坡緩,距岸邊百米之外海水僅齊胸深。止錨灣東側的海域淺水區,海底坡度更緩,水拂腳面,極適於兒童遊玩。

碣石由三塊高出海面20米左右的巨大礁石組成,東邊一塊礁石從遠處望去如一人矗立在海中,民間傳說為孟姜女投海葬身之後轉化為礁石,因此也稱姜女石。每逢落大潮,從岸邊到礁石隱約現出一條巨石鋪就的海中棧道,可直達礁石腳下。在姜女墳的東西兩側海岸,各有一峭壁伸向海面,東側叫紅石砬子,西側叫黑石砬子(又稱黑山頭),像兩條巨龍靜臥在海中,構成似“二龍戲珠”(海中礁石)的獨特景觀。

2、碣石與碣石宮

1982年,在正對碣石的岸邊發現了規模巨大的秦代建築遺址 。該遺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總面積超過15萬平米。在遺址上考古學家發現了直徑50厘米左右的巨大瓦當以及規模宏偉的高台多級建築遺蹟,表明這裡定是秦代宮殿遺址。在已知的秦代宮殿建築遺址中,此處遺址規模僅次於阿房宮遺址。經專家考證,這就是秦始皇三十二年東巡碣石時所住的宮殿,史稱碣石宮。《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從《史記》的描述看,秦始皇在碣石附近應停留一段時間,位於碣石附近規模宏大的碣石宮,能保證秦始皇在這裡活動的舒適性。

除了正對碣石的規模宏大的宮殿外,碣石宮東側的紅石砬子和西側的黑山頭上也有秦代建築遺址,專家考證這兩處秦代建築是碣石宮的附屬建築。這兩處秦代建築分布在碣石宮的兩翼,這種“一宮兩闕”的格局,結合海灣的地勢,恰似張開的臂膀伸向大海,將距岸邊不遠處的碣石擁在懷中。秦始皇遊覽碣石時,站在碣石宮的高大宮殿中觀看海中的碣石,定會感到磅礴的氣勢。

在碣石宮西側的黑山頭上,考古學家發現,在秦代建築遺址之上還有西漢初期的建築遺址,並且漢代建築遺址在秦代建築遺址的基礎上進行了改擴建。結合該處的地理位置,考古學家推測這裡就是漢武帝出巡碣石時修建的漢武台。碣石宮遺址和漢武台遺址的發現,結合海邊巨大的碣石,證明位於綏中止錨灣海濱的碣石就是秦始皇、漢武帝出巡的碣石。

除了秦始皇、漢武帝之外,公元207年,曹操在柳城(現遼寧省朝陽市)擊敗烏桓回師途中也路過綏中止錨灣海濱的碣石,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旅遊開發

在中國歷史上,碣石的名聲非常大,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曹操、晉武帝司馬懿、唐太宗李世民等多個帝王都曾遊覽過碣石,巨大的名氣讓很多地方對“碣石”之名垂涎三尺,想方設法將碣石據為己有。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山東省無棣縣先後將自己轄區內的山改名為碣石山,為的就是和碣石沾光。

綏中縣止錨灣海濱碣石宮地發現,讓專家認識到當年秦始皇、漢武帝出巡的碣石,就是綏中止錨灣海濱的“姜女石”。為了開發旅遊資源,1994年,遼寧省開始在此興建旅遊度假區,並將姜女石名字恢復為碣石。隨著碣石宮的考古發掘信息陸續公布,未來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來綏中止錨灣海濱旅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