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窯山窯址

碗窯山窯址

在樂清城關東北的瑤岙村碗窯山南面山坳,1983年發現。面積約1000平方米,內有一條寬3米,長40米凹溝,為窯床下塌遺蹟。產品主要有碗、盤、罐、缸、燭台等,以碗為大宗,有撇口、斂口、翻口三種,圈足內、外側有旋制痕跡。釉色以青白色為主,薄而勻淨,有明顯的浮光。胎色灰白,細膩緻密。部分產品施青黃、青灰色釉,胎呈灰色,粗疏,施釉外不及底,內底留有一澀圈。普遍採用刻劃花裝飾,紋飾有篦梳紋、摺扇紋、蓮瓣紋、蔓草紋、雲氣紋等。窯具有凸底匣缽,束腰喇叭形墊座、墊圈等。燒制時間為兩宋。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位於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窗廈村南3.5公里的碗窯山,面積約1萬平方米。1982年發現,為宋代窯址,以生產兔毫盞等黑釉瓷器為主。窯址內發現1條寬約3米、長10餘米龍窯窯基和數座殘破的磚砌窯爐。採集到凸底匣缽、墊餅等窯具和黑釉兔毫盞、青釉瓷碗等瓷器及殘片。其中,尤以黑釉兔毫盞的數量為最多。器物侈口、尖唇、斜腹、矮圈足、高5.3厘米,口徑11.2厘米,底徑3.5厘米,色彩瑩潤,紋理清晰,呈兔毫晶斑點,稱為建盞,為宋代名瓷。1989年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