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硫氰化鐵,紅色絡合物,並非沉澱,寫作Fe(SCN),在溶液中實際存在形式是一個鐵離子和六個硫氰根形成的配離子,寫作
[Fe(SCN)](配位數為1~6的均顯血紅色)。
詳細簡介
關於使用硫氰化鐵來鑑定鐵的方法:取SCN溶液,與Fe混合,即有血紅色出現。該顏色在戊醇或醚中更為明顯。但是,必須在實驗前必須除去亞硝酸根,否則會生成NOSCN,顯紅色反應,干擾實驗,但紅色在加熱後消失。溶液中的碳酸鈉會干擾實驗,生成氫氧化鐵沉澱,而且顯色時間不長,很快便被還原為無色的硫氰化亞鐵。
氟化物,氯化汞能把紅色漂白:
2[FeSCN]+HgCl=2[Fe]+2Cl+Hg(SCN)
Fe(SCN)+6F=[FeF]+3SCN
PO4,Ac,IO干擾實驗。Fe(SCN)的顏色實際上主要是[FeSCN]的顏色。[Fe(CN)]可與Fe作用產生藍色沉澱,該現象可用於檢驗Fe是否含有Fe。
硫氰化鐵
的形成遵循了“dsp雜化”,鐵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s2p3s3p3d4s。因為3d能級有5個軌道,所以鐵失去三個電子,形成的三價鐵離子形成了半充滿的d軌道。從而比失去2個電子形成的二價鐵離子要穩定。(見洪德規則)經過重整,有2個3d軌道,1個4s軌道和3個4p軌道進行雜化,就形成了“dsp雜化軌道”(內軌型軌道)。從而可以知道其電子云伸展方向是正八面體,其配合物離子表示為[F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