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砸山東”,也稱“響山東”。是以镟子、鑼、鼓、大鈸、小鈸五件民族打擊樂器組成的鑼鼓樂隊進行演奏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起源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龍泉官莊,因表演氣勢宏大,粗獷豪放,節奏頗具動感而得名。砸,就是敲響的意思,由於名字易為人誤解,很多藝人稱之為“響山東”。[1]編輯本段
演奏形式
“砸山東”以豐富多變的鑼鼓節奏為主要演奏形式,在表演上氣勢宏大,粗獷豪放,熱烈有力,龐大的陣容振奮人心。樂隊中镟子為指揮,有1人演奏镟子,鼓為多人演奏,氣勢宏大,鑼為2人演奏,大鈸、小鈸10人左右演奏。“砸山東”純粹是由本地人創作、本地演變、不斷發展的一種藝術形式,一般在農閒時娛樂演奏,使人們放鬆心情,放鬆身心。[2]編輯本段
傳承保護
據了解,可以查證的“砸山東”的傳人名叫宮希順,最早起源於19世紀中葉,到21世紀時,還健在的傳人宮德順已有82歲高齡,仍可演奏“砸山東”。20世紀以後,“砸山東”面臨嚴重瀕危狀況,以前的老人相繼謝世,而年輕人多外出打工,無人熱衷於這種藝術形式,再加上當地無資金保障,無排練場地,導致這一藝術形式面臨失傳。
為保護這一文化遺產,濟南市以龍泉官莊為中心,對“砸山東”進行重點保護,利用農閒季節,集中搞好“砸山東”的排練、培訓。同時,不斷參加大型匯演,如春節、元宵節、國慶節等大型活動,不斷提高藝術水平。[1]
編輯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