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古代散文]

砥柱[古代散文]
砥柱[古代散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明代都穆的散文,選自《華泉集》卷十一,講述自己有父不能養,自救不能而回絕幫助的請求。

原文

砥柱

【明】都穆

砥柱在陝州東五十里,黃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貢》謂導河東至於砥柱[2],即此。癸酉五月,道陝,會僉憲段君文濟飲間言及[3],躍然欲與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陝,則段君已先我游,遂決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顏君如環命州學生熊釜、張崇勉從予,離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門集津。三門者[4],中曰神門,南曰鬼門,北門人門。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濫,禹遂鑿之為三。水行其間,聲激如雷。而鬼門尤為險惡,舟筏一入,鮮有得脫名之曰鬼,宜矣。三門之廣,約二十丈。其東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約三丈,周數丈。相傳上有唐太宗碑銘,今不存。

蔡氏《書傳》以三門為砥柱[5],《州志》亦謂砥柱即三門山:皆未嘗親臨其地,故謬誤若此。又按《隋書》載大業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數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無土木,而河之廣僅如三門,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數十里之遠?蓋距河兩岸皆山,意者當時或崩,人遂以為砥柱,而史氏書之也[6]。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有以哉!

注釋

[1]砥柱:一名底柱,在今河南省陝縣北,山西省平陸縣東南。特立黃河中,其形如柱,即所謂“中流砥柱”。

[2]《禹貢》:《尚書》中的一篇,內有“導河,……東至於底柱”的記載。

[3]僉憲:明代監察官僉御史的代稱。

[4]三門:即三門峽,在陝縣以東,砥柱以西。河流中有兩座石島,把河劃成三道,形成人門、神門、鬼門三峽。其中人門較廣,可通舟楫;鬼門最窄,水流急湍,舟船不敢擅入。今已在此處修建三門峽水庫。

[5]蔡氏《書傳》:指宋蔡沈《尚書集傳》。《尚書。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蔡沈注曰:“底柱石,在大河中流,其形如柱,今陝州陝縣三門山是也。”

[6]史氏:指《隋書》作者。

譯文

砥柱在陝州的東部五十里處,黃河的中間。因為它像一跟柱子,所以取名為砥柱。《禹貢》裡面記載,導河往東可以到達砥柱,指的就是這裡。癸酉五月,我經過陝西,恰逢段文濟,擺宴的時候,他談到砥柱這個地方的風景。我當時非常想去看看,但因為公事在身最終沒有去。十月,我回到陝西,段文濟已在我之前去了一次,於是我決意前往。

乙卯年,知州事顏如環讓本州的學生熊釜、張崇勉跟著我去(砥柱),在州外二十里處吃了午飯,又走了二十里沿者河走,十里至三門集津。三門者,中間的叫神門,南方叫鬼門,北門是人門。它們開始的時候應該是一塊大石頭,水平如砥,當年河水泛濫,被禹鑿為三塊。水行其間,聲音宛如驚雷。而鬼門尤為險惡,只乘一舟入,很少有逃出來的,所以被稱為鬼,這個名字的確很恰當。三門很大,大概有二十丈寬廣。其東北五十步,就是砥柱了。高約三丈,半徑約有數丈。相傳上有唐太宗的碑銘,如今已經不在了。。

蔡氏《書傳》以三門為砥柱,《州志》也認為砥柱就是三門山:但是作者都沒有親自去勘察,所以產生了誤會。還有《隋書》記載,大業七年,砥柱山崩,堵塞了河流,致使河水倒流數十里。砥柱,如今高大地聳立在河流中央,上面沒有泥土和樹木,而且河的寬廣僅如三門,怎么會有堵塞河流使河水倒流幾十里的事情發生呢?大概因為河的兩岸都是山,有的人認為它可能會崩塌,於是大家人稱之為砥柱,而史學家又把這當成歷史記錄下來了。孟子曰:“盡信《書》(註:指尚書),不如無《書》。”有道理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