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疃頭村

石馬疃頭村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于姓、秦姓、王姓先後到此定居並建村。因村東河灘上有一對石蛤蟆,下大雨河水猛漲時,能聽到石蛤蟆的呱呱叫聲,故命村名石蟆灘頭。繼之,因疃東頭有石似馬,又改稱石馬疃頭村,簡稱石馬村。後有呂、張、李、董、徐、蔡、紀、姜姓等相繼自外地遷入。 石馬疃頭村地處東經120°56′,北緯36°47′。東距鎮政府駐地約3公里許,西北兩面群山為障,南有白沙河環抱,環境清幽,隸屬小紀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芋頭、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684戶,1804人。

基本信息

概況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于姓、秦姓、王姓先後到此定居並建村。因村東河灘上有一對石蛤蟆,下大雨河水猛漲時,能聽到石蛤蟆的呱呱叫聲,故命村名石蟆灘頭。繼之,因疃東頭有石似馬,又改稱石馬疃頭村,簡稱石馬村。後有呂、張、李、董、徐、蔡、紀、姜姓等相繼自外地遷入。 石馬疃頭村地處東經120°56′,北緯36°47′。東距鎮政府駐地約3公里許,西北兩面群山為障,南有白沙河環抱,環境清幽,隸屬小紀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芋頭、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684戶,1804人。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石馬疃頭村會首王延齡與董格莊於會友勸捐辦學。1915年辦起了海陽縣第一所私立高級國小,因校址設在香山,命名香山國小。1957年辦起了農業中學,後轉入石馬聯中,1995年合併到小紀中心聯中。到2002年,全村兒童入園入學率達到100%;由原籍考入各類大中專院校者16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居住以草房為主,人均不足10平方米,糧食人均不足150公斤。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5年,投資40萬元,全村吃上了自來水。1995年開始,全村統一規劃街道和建房。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各種運輸車150輛,機車180輛,電話480部,電視機640台,電冰櫃、洗衣機300台,全村建新房400棟,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王平、王本善、王香山、王元公等經辛水亭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批黨員。1939年成立兩個黨支部。前街支部稱第八分支,黨支部書記王賢義;后街支部稱第九分支,黨支部書記王士清。1941年兩個支部合併。黨支部帶領民眾擁軍支前,組織民兵參軍參戰。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有黨員40名。到2002年,曾有王士義、王祝慶、王海河、王元公、王學福、王永國、王作雲、王治文、王占軍、王全芝、王興禮、王永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全村有黨小組5個,黨員84名。 1995年,村黨支部被中共海陽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海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有王祝慶、王學南、王京善、王元公、王作雲、蔡永利、王碩仁、王占軍、王興禮、呂奎喜、王仁東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1999年,王仁東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