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鄉[博山區下轄鄉鎮]

石門鄉位於博山城西北部。鄉政府駐地石門距博山城九公里。總面積45.73平方公里。除回族一人外,均系漢族。全鄉共轄25個自然村。該鄉充分利用地理條件,多種經營搞得十分活躍。

石門鄉位於博山城西北部。鄉政府駐地石門距博山城九公里。東與域城鎮為鄰;東北與蕉莊鄉、磁村鄉接壤;北與淄川區黃家峪鄉毗連;西越大黑山與章丘縣相望; 南與嶺西鄉及萊蕪市的茶葉口鄉交界。總面積45.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156畝,林地面積16,888畝。糧食總產量560萬廳。共3,172戶,11,276人,除回族一人外,均系漢族。全鄉共轄25個自然村。

即石門、珠寶峪、鎮門峪、峪口、黃連峪、行者峪、岳峪、山王莊、西北峪、西廂、東廂、吳家宅、青龍灣、澤蒜峪、天門峪、夾山、龍堂、黃鹿嶺、上黃、下黃、西流泉、東流泉、石匣、下惡、上惡。鄉政府機關因駐石門而得名。 鄉政府駐地石門,在建國後建立石門鄉,鄉政府也設在此村。以後,由石門鄉、嶺北鄉、峪口鄉合併一大鄉,駐地仍在石門,命名為“石門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了能代表石門地區和青龍灣地區,即各取一字,命名為“龍門人民公社”。後經山東省人民政府(1982) 魯政發153號檔案批准,改為“石門人民公社” 。該地區原屬淄川縣,1962年2月劃歸博山區。1984年山東省人民政府以(84)魯政函60號檔案批准《博山區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請示報告》,同意改建為“石門鄉”。 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地勢險峻。黑山、馬頭崖、亮馬嶺、雙嘴山逶迤起伏,綿亘數十里。其中雙嘴山主峰海拔828米,石臼河發源於下惡,流經石門,向東穿越趙莊,注入孝婦河。夏季常有山洪暴發。建國後修築排灌水渠,疏浚河道,打機井七眼,修攔水壩五座,並修鎮門峪水庫一座,可容水26萬立方米,擴大了灌溉面積,對農作物抗旱保豐收起了重要作用。 全鄉因地處山區,盛產山楂、黃梨、甜杏、海棠果等,椿芽、花椒為當地特產。椿芽除供應市、區人民食用外,還遠銷港澳、東南亞、日本等地。僅此項,年收入可達50萬元左右。此外,藥材有活蠍、黃芩、半夏等;生豬、山羊、雞、兔等的存養量逐年增加。該鄉充分利用地理條件,多種經營搞得十分活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