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廣東石門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2260公頃,是廣東省目前連片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地處廣東省中北部,英德市北部,與有名的名山船底頂接壤,位於南嶺山脈的最南端、北回歸線北緣,處於東亞季風區的南亞熱帶向中區熱帶的氣候過渡帶,屬熱帶季風氣候區。
石門台自然保護區 已於2001年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珍稀動植物。植被以天然常綠闊葉林占絕對優勢,其中有大面積的原生性森林,是廣東省境內植物物種豐富的少見的大面積天然林寶庫。保護區有高等植物2242種,其中藥用植物749種、觀賞植物220種、野生水果101種,在保護區、自然公園內有恐龍的食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在該區內幾乎每個山坑的溪邊水旁的潮濕環境都有分布,最高的達9米多;脊椎類動物301種,鳥類208種,己鑑定的昆蟲456種,蝶類品種全廣東省最多。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有68種,如蟒、豹、黃腹角雉、白鷳(廣東省鳥)、蘇鐵蕨、伯樂樹、廣東松、福建柏等。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其豐富的動植物物種資源而成為中外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導致大量的專家、學者蜂擁而至,對石門台進行科考研究。
石門台是廣東省內最好的溯溪路線。溪流淙淙,瀑布長流不息,森林密布,清涼世界,是溯溪、露營的好地方。石門台自然公園(以下簡稱公園),屬廣東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中的一個小區,公園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雨水、日照充足,氣候條件宜人宜物,得天獨厚,區內年平均氣溫18℃,在公園中心地帶石門台老屋場內,即使在炎熱的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得蓋被子,是避暑、療養的好去處。
地理位置
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英德市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13°16′07″-113°20′18″,北緯24°23′49″-24°28′04″,處於北回歸線北緣,是全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555公頃,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586.8米,區內年平均氣溫18℃,是一個四季皆宜攀登的優秀旅遊勝地。
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珍稀動植物。植被以天然常綠闊葉林占絕對優勢,其中有大面積的原生性森林,是廣東省境內植物物種豐富的少見的大面積天然林寶庫。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物種資源非常豐富,在保護區、自然公園內有恐龍的食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在該區內幾乎每個山坑的溪邊水旁的潮濕環境都有分布,最高的達9米多;據初步調查,動植物資源保護區有高等植物2242種,其中藥用植物749種、觀賞植物220種、野生水果101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植物有保護區內擁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伯樂樹、南方紅豆杉2種,屬於二級重點保護的有蘇鐵蕨、桫欏、黑桫欏、金毛狗、水蕨、福建柏等 20餘種。
動物資源
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豐富的森林資源,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繁衍棲息場所,據調查,保護區有陸棲脊椎動物3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物有50種,其中屬於一級重點保護的有瑤山鱷蜥、蟒、豹、金雕和黃腹角雉等5種,二級重點保護的有短尾猴、三線閉殼龜、穿山甲和白鷳等45種。昆蟲已鑑定的有152科1044種。還有一些新種和中國新記錄種,如鞘翅目的石門台大步甲(Carabus shu shimentaiensis Deuve et Tian),蝶類中有兩個新種(即何華灰蝶Howarthia sp.及窗弄蝶(Coladenia sp.),兩個中國新記錄種,即烤彩灰蝶Heliophorus kohimensis Tytler和越南蘇弄蝶Sovia lucasii (Mabille)。石門台自然保護區蝶類資源非常豐富,目前已記錄的蝶類種類有358種,我國已有分布記錄的科在保護區內均有發現,是目前廣東省記錄蝴蝶種類最多自然保護區。
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其豐富的動植物物種資源而成為中外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導致大量的專家、學者蜂擁而至,對石門台進行科考研究。
形態特徵
樹形蕨類植物。莖直立,高1-6米。胸徑10-20厘米,上部有殘存的葉柄,向下密被交織的不定根。葉螺鏇狀排列於莖頂端;莖端和拳卷葉以及葉柄的基部密被鱗片和糠秕狀鱗毛,鱗片暗棕色,有光澤,狹披針形,先端呈褐棕色剛毛狀,兩側具窄而色淡的齧蝕狀薄邊;葉柄長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較淡,邊同時軸和羽軸具刺狀突起,背面兩側各具一條不連續的皮孔線,向上延至葉;葉片大,長矩圓形,長1-2米,寬0.4-0.5米,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7-20對,互生,基部一對縮短,長約30厘米,中部羽片長40-50厘米,寬14-18厘米,長矩圓形,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18-20對,基部小羽片稍縮短,中部的長9-12厘米,寬1.2-1.6厘米,披針形,先端漸尖而具長尾,基部寬楔形,無柄或具短柄,羽狀深裂;裂片18-20對,斜展,基部裂片稍縮短,中部孤長約7毫米,寬約4毫米,鐮狀披針形,短尖頭,邊緣具鈍齒;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公叉,基部下小脈出自中脈的基部;葉紙質,乾後綠色,羽軸、小羽軸和中脈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鱗片。孢子囊群著生側脈分叉處,造近中脈,有隔絲,囊托突起,囊群蓋球形,膜質
旅遊資源
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質地貌複雜多樣,峰林峽谷千奇百怪,生態景觀奇特秀麗,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徵,生態旅遊資源,其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具有較高的藝術、美學、觀賞、文化和科學等價值,特別是已規劃的石門台生態旅遊區的雄、奇、秀、野千姿百態自然景觀使人目不暇接,是療養度假的好地方;正在規劃中的鹿洞生態旅遊區的險、幽、奧、曠等千奇百怪的自然風光使人流連忘返,是理想的生態旅遊場所。在保護區東南部發現第四紀的植物化石,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對於研究古人類文化的發展和近代生物群落的演變等具有重要意義源石門台是廣東省內最好的溯溪路線。溪流淙淙,瀑布長流不息,森林密布,清涼世界,是溯溪、露營的好地方。
景色特點
植被以天然常綠闊葉林占絕對優勢,其中有大面積的原生性森林,是廣東省境內植物物種豐富的少見的大面積天然林寶庫。保護區有高等植物2242種,其中藥用植物749種、觀賞植物220種、野生水果101種,脊椎類動物301種,鳥類208種,己鑑定的昆蟲456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有68種,如蟒、豹、黃腹角雉、白鷳(廣東省鳥)、蘇鐵蕨、伯樂樹、廣東松、福建柏等。
英德石門台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內最貼近自然、最能體現人與自然完美融合的旅遊景區。九州驛站最具特色的是天門溝景區的水,一汪清泉從千米高空跌落,在山石叢林間婉轉徘徊,貫穿九站一廊十個景點,在這裡,整個人都被融化,與自然合為一體。 將人與自然更加貼近的,是九州驛站的樹屋村。 經規劃者匠心獨運的天才設計,樹屋全由原木搭造,以木樁為支撐,依樹而建。莽莽森林裡,一座座木屋掩映其中,好似遠古時代群居人類在樹上結的巢穴。清晨早起,推窗遠眺,滿眼的蔥蘢碧翠,啾啾的鳥兒從面前輕盈飛過,此情此景,真的給人一種反古歸林的幻覺。 在百鳥堂景區露營也許是另外一種親近自然的體驗。百鳥堂景區位於九州驛站的最高處,海拔1000多米,整個景區內覆蓋著厚厚的高山草甸,置身其中,仿佛來到了風吹草低現牛羊的北國草原。約上三五知己驅車前往,在草地上搭帳而居,以天為被,以地做床,體驗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石門台自然公園
屬廣東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中的一個小區,公園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雨水、日照充足,氣候條件宜人宜物,得天獨厚,區內年平均氣溫18℃,在公園中心地帶石門台老屋場內,即使在炎熱的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得蓋被子,是避暑、療養的好去處。
保護對象
石門台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珍稀動植物。植被以天然常綠闊葉林占絕對優勢,其中有大面積的原生性森林,是廣東省境內植物物種豐富的少見的大面積天然林寶庫。
重點保護對象
桫欏
中文名:桫欏
中文別名:桫欏樹、樹蕨、蕨樹、水桫欏、刺桫欏、大貫眾、龍骨風、七葉樹、蛇木
英文名:Cyathea spinulosa)
拉丁名: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綱: 真蕨綱 Pteridopsida,
目: 桫欏目 Cyatheales,
科: 桫欏科 Cyatheaceae
屬: 桫欏屬 Cyathea,
種: 桫欏 C. spinulosa
二名法 Cyathe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
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易危 (IUCN 2.3)
地理位置:中國大陸的西藏及南方各地,在尼泊爾、印度錫金、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樹形蕨類植物。莖直立,高1-6米。胸徑10-20厘米,上部有殘存的葉柄,向下密被交織的不定根。葉螺鏇狀排列於莖頂端;莖端和拳卷葉以及葉柄的基部密被鱗片和糠秕狀鱗毛,鱗片暗棕色,有光澤,狹披針形,先端呈褐棕色剛毛狀,兩側具窄而色淡的齧蝕狀薄邊;葉柄長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較淡,邊同時軸和羽軸具刺狀突起,背面兩側各具一條不連續的皮孔線,向上延至葉;葉片大,長矩圓形,長1-2米,寬0.4-0.5米,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7-20對,互生,基部一對縮短,長約30厘米,中部羽片長40-50厘米,寬14-18 厘米,長矩圓形,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18-20對,基部小羽片稍縮短,中部的長9-12厘米,寬1.2-1.6厘米,披針形,先端漸尖而具長尾,基部寬楔形,無柄或具短柄,羽狀深裂; 裂片18-20對,斜展,基部裂片稍縮短,中部孤長約7毫米,寬約4毫米,鐮狀披針形,短尖頭,邊緣具鈍齒;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公叉,基部下小脈出自中脈的基部;葉紙質,乾後綠色,羽軸、小羽軸和中脈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鱗片。孢子囊群著生側脈分叉處,造近中脈,有隔絲,囊托突起,囊群蓋球形,膜質。
旅遊小貼士
石門台自然公園(以下簡稱公園),位於英德市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13°16′07″-113°20′18″,北緯24°23′49″-24°28′04″,屬廣東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中的一個小區,公園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雨水、日照充足,氣候條件宜人宜物,得天獨厚,區內年平均氣溫18℃,在公園中心地帶石門台老屋場內,即使在炎熱的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得蓋被子,是避暑、療養的好去處。
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動植物物種非常豐富,蝶類品種全廣東省最多,是中外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美國駐廣州辦事處副領事於2002年10月中旬曾考察石門台自然公園、日本蝶類學會把他們的世界蝴蝶研究項目地點定在石門台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內有恐龍的食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在該區內幾乎每個山坑的溪邊水旁的潮濕環境都有分布,最高的達9米多,保護區眾多的資源導致大量的專家、學者蜂擁而至,對石門台進行科考研究。
參考行程
第一天:廣州集合出發,約4。5小時到達目的地石門台保護站,徒步2-3小時進入到山林中紮營,中午路餐,一路山路、溯溪,晚上fb,聽蟲子唱歌、看星星、聊天。
第二天:周日繼續溯溪,中午消滅剩餘fb物資後出發回到石門台保護站匯合司機,下午4點出發返回廣州,有可能11、12點回到廣州。
裝備要求
背包、睡袋、防潮墊、沙灘鞋、頭燈、備用電池、餐具、帳篷、手套、護膝、刀具、替換衣物、防曬物品、太陽鏡、遮陽帽、蛇藥、蛇毒排空器、泳鏡、游泳衣、GPS、營燈、對講機,浮床、水圈、保護繩、扁帶等,雨具必備,建議對所有行李作防水理。
水:每人至少帶2升水。
食品:1早餐、兩午餐、一晚餐,路上零食和應急乾糧若干。
預計費用:230元/人[3]
景區特產
中國四大園林名石之一,以“廋、皺、漏、透”的特點著稱,觀賞價值甚高。英石 始拓產於英德,故又稱英德石。英石,是經大自然的千百年驟冷曝曬,箭雨風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瓏剔透,千姿百態的石灰石,“瘦、皺、漏、透”四字簡練的描述了英石的特點。英石大的可砌積成園、庭之一山景,小的可製作成山水盤景置於案幾,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英石的開採和玩賞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已有記載:“英州、含光真陽縣之間,石產溪水中。有數種:一微青色,間有白脈籠絡;一微灰黑;一澆綠,各有峰巒,嵌空穿眼,宛轉相通,其質稍潤,扣之微有聲。又一種色白,四面峰巒,多稜角,稍瑩徹,面面有光可鑑物,扣之有聲”。(宋、杜綰《雲林石譜》);以書畫兩絕而聞名於世的北宋米芾(字元璋)是十一世紀中葉中國最有名的藏石、賞石大家, 曾貶任浛洸(現英德市浛洸鎮)尉,他不僅因愛石成癖,對石下拜而被國人稱為“米癲”,而且在相石方面,還創立了一套理論原則,即長期為後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皺”四字訣。“問君何事眉頭皺,獨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韻清,不雕不刻胸懷透。甘心埋沒苦終身,盛世搜羅誰肯漏。幸得硜硜磨不磷,於今穎脫出諸袖。”這是清人陳洪範對英石特色的喻人精彩描述。清代以來,英石便被世人列為全國四大園林名石之一(英石、太湖石、靈壁石、黃蠟石)。現代,英石更是廣被園林設計者、工匠和奇石玩家採用和收藏,享譽中外。至今,英石產品已銷往全國各地和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景區美食
將鮮茶葉、炒花生、生薑擂爛,加入沸騰白粥調製而成,微苦中見甘香,生津止渴,清熱解暑。
金牌豉油雞
正宗清遠麻雞配以秘制豉油,用慢火煲1個多小時,保持了原雞底味,吃起來鮮嫩幼滑。
茶樹菇煲雞
茶樹菇雖然本身味道很重,但與這雞一起煲出來卻是非常清淡爽口,而雞因吸收了茶樹菇的香味,味道更為香濃。
清遠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清遠——美麗的珠江三角洲後花園,它南接廣州,北界湖南,東聯韶關,西鄰廣西,素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稱,是珠三角與粵北山區的結合部,也是嶺南通往中原的重要紐帶。 |
景點 | 英德國家森林公園 | 清新溫礦泉旅遊度假區 | 觀音山自然保護區 | 石門台自然保護區 | 懷集三岳自然保護區 | 英西峰林走廊 | 連州地下河 | 水口小桂林 | 燕子岩 | 桃花湖 | 稱架自然保護區 | 三排瑤寨 | 仙橋地下河 | 盤王古廟 | 佛岡古冰川遺蹟 | 湟川三峽 | 南崗瑤寨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寶晶宮風景名勝區 | 清遠廣州後花園 | 筆架山 | 大旭山瀑布群 | 故鄉里主題公園 | 聚龍灣天然溫泉度假村 | 清新溫礦泉 | 英德奇洞溫泉度假村 | 碧溪漂流 | 黃花湖溫泉度假區 | 黃騰峽漂流 | 湟川三峽 | 清遠南山 | 凝翠湖(飛來峽水庫) | 五星漂流度假區 | 新銀盞溫泉 | 陽山小桂林 | 英德茶葉世界 | 北山寺 | 長青果園 | 洞天仙景 | 飛來寺 | 飛來峽 | 佛岡古冰川遺蹟 | 福林苑 | 觀音山 | 慧光斜塔 |鹿鳴關 | 貓公山 | 南崗瑤寨 | 盤王古廟 | 桃花湖 | 燕子岩 | 鷹揚關 | 斑龍生態科技園 | 碧水灘漂流 |福山 | 金坑林海 | 兩廣界河 | 牛魚嘴 | 上岳古民居 | 太和古洞 | 天子山瀑布 | 賢令山 | 玄真古洞生態旅遊度假區 | 燕喜亭 | 羊角山漂流 | 瑤玲平湖 | 玉龍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