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琴[石鐘琴]

石鐘琴[石鐘琴]

石鐘琴,舞蹈女演員。紅色芭蕾舞劇電影《白毛女》中“喜兒”的扮演者,這位當年藝術舞台上的重量級明星,曾”以她的足尖走進了全國人民的心裡“。石鐘琴:咱們的生活不一樣了嘛,要體驗那個生活,聽農民講憶苦思甜,要看那個白毛女電影,田華演的,看看書,白毛女怎么會這樣,在角色里把她融匯進去。石鐘琴:首先,我在《白毛女》中最初就跳民眾,那時的階級成分很講究的,我家裡算是個體經濟,所以,不可能入選主角。石鐘琴:音樂比較優美好,舞台設計也很好看,舞蹈也比較優美,當時也沒有其他的任何文藝活動。

基本信息

獨家專訪

2009年8月4日,網易女人赴上海獨家專訪芭蕾舞電影《白毛女》中“白毛女”的扮演者石鐘琴,記者在上海遠東芭蕾舞藝術學校見到了在此擔任形體老師的石鐘琴,聽她講述拍攝電影的過程、她如何用腳尖走進人民的心中……

角色入選

我是個體經濟成分,最初沒能入選。

網易女人:70年代在您眼裡是個怎樣的年代? 用一個詞概括。您是否是那個時代女性的一個典型代表?

石鐘琴:感覺好像是一個動盪、不是很穩定的社會。在某個程度上還是比較安定,因為有江青的保護、“罩著”。但還是覺得比較迷茫,到底以後的路是不是這樣下去,還是應該怎么辦?

網易女人:您是否是那個時代女性的一個典型代表?

石鐘琴:也不能這么講,因為當時好多東西都被抹殺了,從文藝上講,只能在他們的特定範圍里搞藝術。那么在他的範圍里這藝術,像芭蕾就兩個,一個《紅色娘子軍》、一個《白毛女》 ,那么當時來說,作為我當然是代表。但是你說時代的,還沒有這個高度吧。(笑)

網易女人:您是演白毛女被大家熟悉,你認為白毛女作為一個女人,她的魅力體現在什麼?

石鐘琴:音樂比較優美、家喻戶曉,從這劇的舞台設計。特別是在這一個時間,看得都是搶啊,階級鬥爭啊,但是相對來說還是美一點,那個時候確實我們自布景上下了一定功夫,覺得還是挺好看的。

石鐘琴:通過我自身的藝術怎么把芭蕾舞民眾化,完美的體現,對於廣大接受舞蹈,芭蕾,從形象來說各方面都比較吻合。

網易女人:請您回憶下當年入選演白毛女的經過?您是怎么被選上的?能講講當年的細節么,你知道自己要演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

石鐘琴:首先,我在《白毛女》中最初就跳民眾,那時的階級成分很講究的,我家裡算是個體經濟,所以,不可能入選主角。後來《白毛女》發展一點,大型一點,裡面有第四幕,從春夏秋冬,變成白頭髮,年代的跨越,有個頭髮變灰的過程,這時就選上我了。這個時候在台上出現也就一分鐘多一點,然後就是獨舞,隨著情況的變化,以後白毛女的演出機會就多了,後來飾演《白毛女》的顧夏美身體不太好,就提出不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任務多,就需要人頂上去,後來也選了兩個出身比較好的演員,但是各方面的能力比較弱,領導一直覺得不太理想,最後決定讓我來飾演。因為所處的社會環境,在演《白毛女》之前,先是對我進行一番教育,傳達革命任務,然後就緊鑼密鼓的排練了。

網易女人:你說當時的階級成分很講究,那對您的出身有什麼要求?

石鐘琴:當時跳《白毛女》需要是工農兵,我家在當時算是個體經濟,所以最初的時候還不能入選。

網易女人:聽說你們在演《白毛女》之前還去農村體驗生活,都是怎樣體驗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石鐘琴:去農村體驗生活時,我們的生活就跟當地農民一樣,無論是做農活,還是日常生活。和農民一起在地里摘棉花,割麥子,聽他們講自己的生活,憶苦思甜。還要學習田華演的電影《白毛女》,多看書、多思考,在角色里把這個形象融匯進去。

網易女人:飾演《白毛女》的過程中,都遇到過哪些困難?

石鐘琴:咱們的生活不一樣了嘛,要體驗那個生活,聽農民講憶苦思甜,要看那個白毛女電影,田華演的,看看書,白毛女怎么會這樣,在角色里把她融匯進去。

婚姻

團里規定演員在32歲之前不可以結婚。

網易女人:當時你們團里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演員在32歲之前不可以結婚。畢竟女大當嫁,您當時是怎樣想的?

石鐘琴:不能結婚,說實在的,舞蹈演員本身的藝術青春就是短暫的,所以那個時候也沒想太多,大家都一樣,都很單純,就是跳舞,把交給我的工作做好。上面怎么講,下面怎么做,就是這么簡單。

網易女人:家裡人有沒有催您?他們都不著急嗎?

石鐘琴:家裡著急也沒辦法,在那個時代一切都要聽從指揮,偶爾也會說說,但當時的情形,家裡也不敢違背。

網易女人:那個年代的女性,都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

石鐘琴:都比較含蓄,要不就是些寫寫信,當然自由戀愛還是自由戀愛,但是沒有像現在這么開放。

網易女人:《白毛女》的成功出演,使您擁有一大批冬粉,是不是有很多人給您寫求愛信?你都是怎么處理的?

石鐘琴:是收到很多信件,單位里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收,還一一查看,我們自己都很少有時間去仔細看。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對演出的一些讚賞,也不排除有求愛信,觀眾也表達自己的愛慕之心。不過我們基本上都不回信,全部交給領導處理。

網易女人:在女性形象上,您覺得自己和“白毛女”有哪些相同之處?

石鐘琴:吃苦耐勞、很堅強。

網易女人:演電影《白毛女》和舞台上的有什麼區別?

石鐘琴:在舞台上演一場,頂多1000多觀眾。電影就不同了,電影一放,全國觀眾都可以看到。電影的面比較廣,看的人也很多。

電影跟舞台是兩種表現形式,舞台上比較誇張的,但是熒幕不一樣,熒幕一方放大,你做的很誇張別人嚇一跳,剛開始很不適應。後來導演也和我溝通,我就慢慢琢磨,通過演技眼神,慢慢的找感覺。

改變

使石鐘琴擁有大批忠實觀眾。

網易女人:飾演《白毛女》對你本人而言,有哪些改變?對您意味著什麼?

石鐘琴:也沒什麼大的改變,每天排練,就是認識的我的人多了,有大批忠實的觀眾。

網易女人:《白毛女》這部電影成功後,產生的社會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石鐘琴:70年代的文化生活絕對的貧乏,只有樣板戲,人人會唱威虎山,每個舞團都會白毛女。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對舞蹈、芭蕾的普及起到好的作用,比較好的典範,所以不能抹殺。也不只是江青一個人的功勞,還有我們這些演職人員的努力。

網易女人:這部電影對當年女性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石鐘琴:還不至於影響這么廣。當然了那時我們的國家,文藝要為政治服務,但不是把所有的跟政治掛鈎,還是有娛樂的成分。

網易女人:當時舞台劇已經很轟動了,您認為為什麼又會拍電影?

石鐘琴:這些都是由上面的領導決定的,8個樣板戲都是要拍電影的,是江青領導的文藝小組決定的。

網易女人:這裡面有什麼政治目的嗎?

石鐘琴:標榜江青的功勞嘛。

網易女人:白毛女為何會那么轟動?您覺得是不是她代表了一種女性意識的覺醒?

石鐘琴:音樂比較優美好,舞台設計也很好看,舞蹈也比較優美,當時也沒有其他的任何文藝活動。那時候中國的女性已經比較獨立,已經覺醒。

網易女人:您怎么看白毛女這個角色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她對時代產生了怎么樣一種影響力?

石鐘琴:中國的藝術和外國的藝術怎么結合,中國芭蕾舞怎么走自己的路。因為你跳外國的舞蹈,外國肯定比你跳的好,我們要跳出一種自己的特色,就是白毛女。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毛主席提出:芭蕾是洋的,洋為中用嘛。

網易女人:您後來有無因為演這個角色個人命運受到影響?

石鐘琴:沒什麼影響,生活還是照常進行。

網易女人:您認為什麼樣的女性才是有魅力的女性?

石鐘琴: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多學多看,不要和外界脫軌,始終保持和社會的溝通。事業和生活都要很好的結合,因為是女同志,不能只顧及事業,還要照顧好家庭。

網易女人:我們網易女人頻道口號是:做更好的自己。你認為女性,應該怎樣才能做到更好的自己?你自己是怎樣做的?

石鐘琴:把自己的事業做出成績,平時多學習 吸取外界好的東西,教好我的學生。太大了,哪有什麼榜樣啊。自己所好,教教學生,這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