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形如蛾,黃褐色,長約2厘米,展翅闊6匣米。頭部略星卵形,黃色,頭頂密被黃色及白色剛毛。複眼1對,單眼3個。口器退化,小顎與下唇形成短吻管,適於啜吸。觸角1對,基節及末端均黃色,其中央則呈黑褐色。前胸短小,前胸背密生黃色及白色剛毛。中胸背大,兩側各有1黑褐紋。翅2對,密生短毛,不透明,後翅大於前翅;前翅的前緣黃褐色,散布有小形的褐紋,中央有1黑色大縱條,內緣及後緣皆灰褐色,有褐色棱紋,後翅深黃色,外緣暗黑色。足3對,黃色,腿節及跗節的大部為黑褐色。尾端有突出的長刺2條。幼蟲略似蠶,有胸足3對,腹部有原足1對,並有腮。
成蟲多出現於水邊的草木上。卵產於水邊的石上或草根上,幼蟲孵化後入水中,用絲腺的分泌物綴合葉片、木片、砂石等造成各種管狀的棲管而藏身其中,露出頭,胸及足匍行於水底,食水草或小蟲,漸次化蛹而為成蟲。
生活習性
石蠶原本是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里的。在許多時候,它依附在蘆葦的斷枝上,隨蘆葦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動房子,也可以說是它旅行時隨身帶的簡易房子。
這活動房子其實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很精巧的編織藝術品,它的材料是由那種被水浸透後剝蝕、脫落下來的植物的根皮組成的。在築巢的時候,石蠶用牙齒把這種根皮撕成粗細適宜的纖維,然後把這些纖維巧妙地編成一個大小適中的小鞘,使它的身體能夠恰好藏在裡面。有時候它也會利用極小的貝殼七拼八湊地拼成一個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納衣;有時候,它也用米粒堆積起來。布置成一個象牙塔似的窩,這算是它最華麗的住宅了。
當石蠶在水底休息時,它把整個身子都塞在小鞘里。當它想浮到水面上時,它先拖帶著小鞘爬上蘆梗,然後把前身伸出鞘外。這時的小鞘的後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蠶靠著這一段空隙便可以順利往上浮。就好像裝了一個活塞,向外拉時就跟針筒里空氣柱的道理一樣。這一段裝著空氣的鞘就像輪船上的救生圈一樣,靠著裡面的浮力,使石蠶不致於下沉。所以石蠶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蘆葦枝或水草上,它盡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觸陽光,也可以在水底盡情遨遊。
不過,石蠶並不是十分擅長游泳的水手,它轉身或拐彎的動作看上去很笨拙。這是因為它只靠著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體作為舵槳,再也沒有別的輔助工具了,當它享受了足夠的陽光後,它就縮回前身,排出空氣,漸漸向下沉落了。
我們人類有潛水艇,石蠶也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潛水艇。它們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當它們在慢慢地排出鞘內的空氣的時候。雖然它們不懂人類博大精深的物理學,可這隻小小的鞘造得這樣的完美,這樣的精巧,完全是靠它們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遠是那么巧妙和諧。
——選自法布爾著《昆蟲記》
基本信息
藥材名:石蠶
拉丁名:Phryganea japonica Ml.
別名:石蠶,沙虱,石蠹蟲,石下新婦
名稱考證:石蠶、沙虱(《本經》)、石蠹蟲(《別錄》)、石下新婦(《本草拾遺》)
科目來源:石蠶科
藥用部位:昆蟲石蛾或其近緣昆蟲的幼蟲。
性味歸經:鹹,寒。①《本經》:味鹹,寒。②《吳普本草》:雷公:鹹,無毒。③李當之《藥錄》:味鹹微辛。④《別錄》:有毒。入腎、膀胱二經。
功效主治:利水除熱、內解結氣。治癃閉、尿結石、石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
相關藥材:草石蠶
古籍考證
1、《名醫別錄》:石蠶,生江漢池澤。
2、陶弘景:“李(當之)雲,江左無識此者,謂為草根,其實類蟲,形如老蠶,生附石,傖人得而食之,味鹹而微辛。李之所言有理。但江漢非傖地爾,大都應是生氣物,猶如海中蠣、蛤輩附石生,不動亦皆活物也。今俗用草根,黑色多角節,亦似蠶,恐未是實,方家不用。沙SE自是東閒水中細蟲,人入水浴,著人略不可見,痛如針刺,挑亦得之,今此名或同爾,非其所稱也。”
3、《唐本草》:“石蠶,形似蠶,細小有角節,青黑色。生江漢側石穴中,岐隴間亦有。北人不多用,采者遂絕爾。”
4、《本草衍義》:“石蠶,在處有,附生水中石上。作絲繭如釵股,長寸許,以蔽其身,色如泥,蠶在其中,此所以謂之石蠶也。今方家用者絕稀,此亦水中蟲耳。山河中多。”
5、《神農本草經》:石蠶,味鹹,寒。主五癃;破石淋;墮胎。肉,解結氣;利水道;除熱。一名沙虱。生池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