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經寺

石經寺

石經寺系川西五大佛教叢林之一,藏黃教法王宗喀巴大師由嫡傳漢區第一個密宗道場即設於此。石經寺地處龍泉山泉中段東麓之天成山,在成都市龍泉驛區茶店鎮石經村境內。向西翻越龍泉山脊,至龍泉街道十八公里,至成都市中心城區三十七公里;東距旅遊勝地龍泉湖四公里,南至三岔湖二十一公 里,緊臨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公路橫貫本寺山門前。東西南北與龍泉驛區境內的長松避暑山莊、萬畝花果山、百工堰、寶獅湖、龍泉湖及簡陽的張家崖湖、三岔湖構成著名的風景旅遊區。1981年,石經寺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詳細介紹

石經寺石經寺
石經寺始建於東漢末年(220年)前後。初系官宦家朝。蜀漢時期(221―263),蜀將趙子龍承此產,以“靈音”之名存世。唐時建大殿。明正統年間(1436-1449),湖北籍名僧楚山法師應蜀王之邀駐錫靈音寺並出金增修寺朝寶相,使大寶殿等建築壯麗、金碧輝煌,並增修了羅漢堂、東嶽殿、觀音殿、燃燈殿、娘娘殿等上下殿宇,更名天成寺。楚山法師駐錫天成寺期間,曾自錦江泛舟,出峽雲遊楚、吳等地,得荊王江夏王等厚遇,名聲大震。振興臣濟,成為一代高僧,並被朝遷岫封為荊壁禪師。天成寺亦隋之名揚巴蜀,飲譽海內。楚山本人更被天成寺尊為祖師。我國古典名蓍《聊齋志異》、功代文人墨客及近代大作家李吉力人的《死水微瀾》里,對石經寺的名聲及香火盛況均有描述。楚山法師圓寂後,又於寺後丹崖就地修建了祖師殿,內奉“肉身菩薩”。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簡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贈石刻《金剛經》一部,天成寺因之更名石經寺。經乾隆嘉慶年間數次大修繕,形成了寺院今之規模。石經寺依山立,院落林蔭掩映,素有“萬木蔽天”、“遙望石經半天紫”的神奇景觀。大雄寶殿前有午年羅漢松一株,系後周顯德年間(954-959)植,大友鄰殿北側有古銀杏兩株,系唐貞觀年間(627-649)植,至今枝繁葉茂,果實纍纍。石經寺經歷代變遷,現占地200餘畝。朝宇建築坐西向東,順應山勢由東向西逐層上升。主要建築有照壁山門、天王殿、馱殿、塔林、大雄寶殿、三聖殿、昆靈殿、祖師殿、方丈院、大師殿藏經樓及五觀堂等建築。1983、1984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趙朴初,兩次親臨石經寺,並按班禪額雨德尼.卻吉堅贊之意,將能海法師從西藏學成後回漢區開創的第一個西密根本道場由近慈寺還於此,設密壇。1981年,石經寺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山法師圓寂後,又於寺後丹崖就地修建了祖師殿,內奉“肉身菩薩”。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簡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贈石刻《金剛經》一部,天成寺因之更名石經寺。經乾隆嘉慶年間數次大修繕,形成了寺院今之規模。石經寺依山立,院落林蔭掩映,素有“萬木蔽天”、“遙望石經半天紫”的神奇景觀。大雄寶殿前有午年羅漢松一株,系後周顯德年間(954-959)植,大友鄰殿北側有古銀杏兩株,系唐貞觀年間(627-649)植,至今枝繁葉茂,果實纍纍。石經寺經歷代變遷,現占地200餘畝。朝宇建築坐西向東,順應山勢由東向西逐層上升。主要建築有照壁山門、天王殿、馱殿、塔林、大雄寶殿、三聖殿、昆靈殿、祖師殿、方丈院、大師殿藏經樓及五觀堂等建築。1983、1984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趙朴初,兩次親臨石經寺,並按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之意,將能海法師從西藏學成後回漢區開創的第一個西密根本道場由近慈寺還於此,設密壇。

川西五大佛教林

石經寺石經寺
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對一個地方的民俗民風、普通民眾的性格心理、社會文化的基本特色等,往往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正好就是歷史上宗教文化繁育生長的豐沃土壤。成都作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和佛教文化的歷史重鎮,一直都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時,作為民間土壤中影響最深、涵蓋面最廣的佛、道信仰,也是成都地方文化眾多元素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專題系列從佛道信仰對地方民俗的影響、成都著名佛寺道觀、成都佛道藝術,以及佛道信仰對成都茶文化、飲食文化、市井文化、民間節日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全面勾勒出成都佛道信仰與民間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對認識成都地方文化、了解成都人的獨特性格、構建和諧的天府之國,提供一個新的文化視角。佛道與市井(柒)成都作為中國佛教文化的重鎮,歷朝歷代高僧大德輩出,對蜀文化的影響極為巨大。而在中華文化鼎盛的隋唐、兩宋時期,蜀中佛教文化更一度冠蓋於全國,以至於宋代第一大文豪、大詩人蘇東坡曾讚嘆道:“成都,西南大都會也,佛事最勝。”而蜀中佛教文化的大本營,就是被時人稱為“都市禪林”的川西五大古剎名寺。唐代的知玄禪師,被唐朝皇帝封為“悟達國師”,成為寶光寺的開山之祖;南宋時全國的禪門領袖圓悟克勤禪師,兩度入主成都昭覺寺,並將中國禪文化推向了歷史的頂峰,令人高山仰止;明代的楚山紹琦禪師,應蜀王之邀主持龍泉靈音寺(即今之石經寺),並以其獨特的禪風開創了著名的紹琦禪派,使明代中後期的四川各大叢林,幾乎都是紹琦一派的傳承,其圓寂後肉身不壞,至今被成都人尊為石經祖師;清代的慈篤禪師,結茅廬於北門的古廟荒址,最終在這裡中興著名的紅塵禪院——文殊院;而近代高僧能海大師,以將軍身而遁入空門,使龍興寺千年舍利寶塔重放光明,成為了中國當代第一佛塔。如果我們翻開川西五大禪林的興衰史,便可以看見一個個高僧大德的身影,像天上的雲一樣,從歷史的記憶中划過。他們或開宗立派,或興寺講學,或捨身求法,或著作等身……總之,如果沒有這些高僧大德們艱苦卓絕的開拓之功,我們便很難想像蜀中佛教,乃至整箇中國佛教從茫茫歷史中走到今天的全部面目。悟達國師與寶光寺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黃巢軍攻破長安,唐僖宗李儇在五百神策軍的保護下南逃入蜀。僖宗路經新都時,曾駐蹕於寶光寺。後來,他覺得這裡環境很好,又距成都城不遠,便在寺後修建了行宮。唐僖宗到成都之後,立即派人捧著皇帝的“璽書”,迎請隱居在彭州九隴山的高僧知玄出山。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三月初八,僖宗皇帝在行宮裡夜不成眠,索性起身到寶光寺散步。忽然,他看見寶光塔廢墟上霞光迸射,便問隨行的悟達國師是怎么回事?國師回答道:“此乃舍利放光,為祥瑞之兆,今黃巢已平,陛下可回長安了。”僖宗大喜,叫人在放光處挖掘,果然在塔宮內發現石函,函內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瑩徹,光彩照人。於是,僖宗命悟達國師重修寶塔,擴建佛寺。重建的寶塔取名為無垢淨光寶塔,佛寺仍名寶光寺。當時寺內有僧眾一千餘人,“蜀中之梵宮佛院,未有盛於此者”。因此,悟達國師被尊為寶光寺唐代的開山祖師。悟達國師法名知玄,為洪雅縣人,本姓陳,幼年出家為僧,十三歲便受禮請於大慈寺講經說法,名震蜀中,被人尊為“陳菩薩”。唐僖宗時,知玄被封為悟達國師。據馮修齊先生所撰《寶光寺》一書中記錄,寶光寺相傳始建於東漢,現在的建築是清道光年間妙勝和尚主持擴建的,有一塔五殿十六院。清時漢傳佛教中流傳有“上有金山高旻,下有文殊寶光”之語,就是盛讚成都文殊院、新都寶光寺在全國佛教中的顯赫地位。寶光寺最為著名的標誌性建築為唐僖宗時修建的舍利寶塔。此古塔高約30米,系密檐式四方形磚塔。此塔千年以來,向西傾斜而不倒坍,有“東方斜塔”之稱。其與整個寺廟建築相互配搭,保持了中國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典型格局。克勤禪師與昭覺寺南宋建炎年間,已經年逾花甲的克勤禪師,從江西雲居山歸老辭行,終於落葉歸根,再次回到了曾經住錫過八年之久的成都昭覺寺,並在寺西八里幽靜處,闢建一習靜之所,日日靜心安禪,離席養老。
石經寺石經寺
此前,克勤禪師在盛名之下,曾應宰相李綱之邀,主法於號稱“江南禪林之冠”的鎮江金山寺。在這座高僧輩出的著名禪林里,克勤禪師大展臨濟宗風,棒喝交馳,機鋒電閃,曾於一夕之中令會下參學者十七人開悟,聲震天下禪林,其禪堂也因之得名“大徹”。早在北宋末年,克勤禪師住金陵蔣山寺時,就因道法大盛,門下求學者幾達無地以容的地步。當時宋徽宗待之以禮,並賜紫磨袈裟和“佛果”稱號。到了南宋高宗皇帝駕臨揚州時,亦詔請住持鎮江金山寺的克勤禪師問道,並對其功行智慧大加嘆服,行以國師之禮,並賜號“圓悟”。克勤禪師俗姓駱,四川彭州(今郫縣唐昌鎮)人,世代宗儒。十八歲游崇州妙寂院時,見佛書如睹自己舊物,三復悵然,自言自語說:我過去一定做過和尚啊!於是依自省法師出家,博學經論。因一場大病,死裡逃生,遂立志了斷生死,出川參學。此後,克勤四處游訪,遍參當世諸宗禪門大德,最後在湖北薊州遇到了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四川老鄉、綿州人法演禪師。克勤在法演大師的嚴密逼拶下,幾經波折,終於大徹大悟。北宋崇寧年間,克勤以母老回蜀省親,成都府帥郭知章迎請他入主昭覺寺,一住八年,大闡頓教,舉揚宗風,一時全國入蜀參學的僧人紛至沓來。從此,昭覺寺進入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並一舉確立了禪門臨濟宗祖庭的崇高地位,贏得了“川西第一禪林”之稱譽。克勤禪師是兩宋之間的一代禪門領袖。他在中國禪宗史上最大的貢獻,則是以《碧岩錄》和《圓悟心要》兩部著作,把中國的禪文化推向了輝煌的頂峰。尤其是《碧岩錄》一書,當時便被人們稱為“宗門第一書”,後來更成為歷代禪僧參禪悟心的必讀要典。此書傳入日本後,被日本禪宗列入禪門三大奇書之首。昭覺寺自克勤禪師住錫之後,宋高宗便敕改昭覺寺為“禪林”,使之成為蜀中第一大禪窟。其名僧輩出,為全蜀之最。楚山紹琦與石經寺說起明代的楚山紹琦禪師,除了對蜀中禪教有一定研究的人,可能沒幾個人知道他是誰。但是,只要你一提“石經祖師”的大名,則幾乎所有的老成都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來:這可是肉身菩薩坐道場喔!在1949年以前,每到初一十五或者傳統節日,成都地區的善男信女們就會蜂擁而至,到龍泉驛石經寺的肉身菩薩那裡去燒香許願,祈福增壽。也許由於心誠則靈的原因吧,人們凡有所願,皆能有求必應,於是,不論遠近,前來燒香拜佛者,可謂趨之若鶩。近代成都的大作家李劼人,就曾在他著名的小說《死水微瀾》里,生動地描述過石經寺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香火盛況。這位被民間百姓尊為“石經祖師”的楚山紹琦禪師,系明代四川最著名的高僧。他於臨濟宗明悟無際禪師處開悟得法後,出川雲遊於江浙、吳楚之間多年,併入住天柱、匡廬等著名的大叢林,說法如雲似雨,禪風遠播四方,名重一時。50歲時,禪師取道江蘇返蜀,應蜀王之邀主持龍泉靈音寺,即今之石經寺,並以其獨特的禪風開創了著名的紹琦禪派,使明代中後期的四川各大叢林,幾乎都是紹琦一派的傳承。紹琦禪師因其禪功高卓,德業深廣,被朝廷敕封為“荊壁禪師”,更被明英宗尊為“國師”。楚山禪師於69歲時圓寂,三年之後,肉身不壞。其弟子遵師遺囑,將其全身漆金後供奉于丹崖祖師殿內,成為蜀中佛教寺廟中罕見的“肉身菩薩”。據傳該寺始建於東漢末年,初為蜀漢三國名將趙雲之祭祀家廟,後人捐廟為寺,名為靈音寺。石經寺大殿為唐時所建。明代楚山紹琦禪師中興靈音寺,主持重建寺廟,增修了羅漢堂、東嶽殿、觀音殿、燃燈殿、娘娘殿等上下殿宇,並更寺名為天成寺。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簡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於紹琦禪師的道風德行,於是贈送石刻《金剛經》一部,成為該寺的鎮寺之寶。天成寺也因之更名為石經寺。後來,經乾隆、嘉慶年間的數次修繕,石經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慈篤和尚與文殊院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一位年僅22歲的苦行僧邁著沉重的腳步,從峨眉山來到了戰亂之後荒蕪遍野的成都。在成都北門的荒蒿叢中,這位僧人發現了數尊銹跡斑斑的鐵鑄佛像和一些殘垣石刻,心想這裡過去一定是一座盛大的寺廟。於是,他就在兩棵古樹之間結茅廬住下,並發願要在這裡重建佛寺,振興佛教。慈篤禪師在這裡苦修禪觀數年,隨著戰爭的停息,社會的復甦,城市人口也逐漸增長。後來,這位虔誠修行的年輕禪僧也漸漸為人所知,甚至還有一些神奇傳說也在百姓間流傳。相傳有一天晚上,慈篤禪師結茅的古廟荒址方向,有人看見火光沖天,映紅了整個城北。人們都以為失火,官兵百姓前去救火,卻發現那裡一點火星都沒有,只見慈篤禪師一個人禪坐於茅屋之中,神態安詳。後來此事越傳越神,甚至有人說遠遠看見火光中,慈篤禪師的茅廬里映出了一尊文殊菩薩的聖像!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四川巡撫吉圖爾、成都太守張文燦等人,發動官紳軍民捐資修廟,寺成後初名信相文殊院,迎請慈篤禪師任住持。吉圖爾還將慈篤乃文殊顯聖的稀奇事上奏朝廷。康熙皇帝得知後,三次傳召慈篤和尚進京面聖,慈篤均以有病為由婉拒。康熙四十—年(1702年),康熙親書“空林”二字匾額及御書《金剛經》、《藥師經》、《海月》詩軸,敕賜文殊院。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慈篤禪師坐化,享壽61歲。如今,文殊院處成都的鬧市區,具備了“都市禪林”的一切特徵。它是四川省佛教協會和成都市佛教協會的所在之處,也是一所著名的佛經印行和流通處。因為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所以,一個有心向佛的人可以在這裡請到最為全面的佛教經典和與佛教相關的文字、音像資料。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是智慧的解脫,所以,以智慧而聞名的文殊院便在善男信女的心目中,具有了崇高的地位。能海上師與龍興寺1944年,中國近代高僧能海上師應僧眾之請,到彭州龍興寺講經。當時,龍興寺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龍興舍利寶塔”,其南半部已經垮塌,僅存西北一角。能海上師見寶塔殘缺,於國於教不祥,於是大力倡議重修,得到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支持,並在龍興寺、文殊院設立了“重建益州龍興舍利塔籌備委員會”。在重慶、上海,能海上師也設立了分會,專項募捐備料。彭州素有“七佛勝地”之美稱,享譽西蜀。龍興寺則始建於東晉鹹康三年(公元337年),初名大空寺,唐玄宗開元六年(公元718年)敕號“龍興寺”,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川、康兩省國民黨高級將領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在龍興寺藏經樓集會,宣布和平起義並通電全國,避免了一場生靈塗炭的大血戰。因此,該寺不僅在四川宗教界享有盛名,而且也是著名的革命紀念勝地。龍興舍利寶塔為中國現在僅存的19座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佛塔之一。寶塔始為木塔,到五代時改建為密檐式磚塔,其青磚壘砌,塔體方形,密檐17級,高35米,68角皆懸馬蹄鈴,是我國最古老的舍利寶塔之一,號稱“彭州第一奇觀”。1945年元月1日,能海上師組織百餘僧眾在龍興寺藏經樓舉行拜塔法會,之後,上師親赴印度,到加爾各答的菩提伽耶訪取金剛佛塔的塔樣,並在古塔東側建造了樣塔。1948年舍利塔正式動工,1949年主體工程完工之後,因為時代劇變,能海上師的這個夙願一直到了1997年,才由上師的傳人清定上師與蜀中高僧寬霖、遍能、隆蓮、正乘等法師倡議籌建完成。今天的龍興舍利寶塔高81米,四隅塔各高27米,塔座30米見方,全部鋼筋混凝土澆固。塔表龕供銅鑄、玉雕佛像1080尊,樣式同於印度加爾各答之大金塔。寶塔氣魄宏大,磅礴威嚴,以高峻肅穆之勢俯瞰西蜀大地,堪稱當今中國最高的金剛寶座式佛塔。

歷史沿革

初建

石經寺始建於東漢末年(220年)前後。初系官宦家廟。蜀漢時期(221―263),蜀將趙子龍承此產,以“靈音”之名存世。
唐時建大殿。

修繕

明正統年間(1436-1449),湖北籍名僧楚山法師應蜀王之邀駐錫靈音寺並出金增修寺廟,使大雄寶殿等建築壯麗、金碧輝煌,並增修了羅漢堂、東嶽殿、觀音殿、燃燈殿、娘娘殿等上下殿宇,更名天成寺。楚山法師駐錫天成寺期間,曾自錦江泛舟,出峽雲遊楚、吳等地,得荊王江夏王等厚遇,名聲大震。振興臣濟,成為一代高僧,並被朝廷冊封為荊壁禪師。天成寺亦隨之名揚巴蜀,飲譽海內。楚山本人更被天成寺尊為祖師。我國古典名蓍《聊齋志異》、歷代文人墨客及近代大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瀾》里,對石經寺的名聲及香火盛況均有描述。楚山法師圓寂後,又於寺後丹崖就地修建了祖師殿,內奉“肉身菩薩”。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簡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贈石刻《金剛經》一部,天成寺因之更名石經寺。經乾隆嘉慶年間數次大修繕,形成了寺院今之規模。
1949年,已沒有僧人住持,香火中斷三十餘年。
1985年,重新開放。
1981年,石經寺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趙朴初,兩次親臨石經寺,並按班禪額雨德尼.卻吉堅贊之意,將能海法師從西藏學成後回漢區開創的第一個西密根本道場由近慈寺還於此,設密壇。

規模結構

規模

石經寺石經寺
石經寺系川西五大佛教林之一,藏黃教法王宗喀巴大師由嫡傳漢區第一個密宗道場即設於此。石經寺經歷代變遷,現占地200餘畝。朝宇建築坐西向東,順應山勢由東向西逐層上升。主要建築有照壁山門、天王殿、馱殿、塔林、大雄寶殿、三聖殿、昆靈殿、祖師殿、方丈院、大師殿藏經樓及五觀堂等建築。

寺院景觀

肉身菩薩
楚山法師

圓寂後,又於寺後丹崖就地修建了祖師殿,內奉“肉身菩薩”。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簡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贈石刻《金剛經》一部,天成寺因之更名石經寺。經乾隆嘉慶年間數次大修繕,形成了寺院今之規模。
古銀杏
石經寺依山立,院落林蔭掩映,素有“萬木蔽天”、“遙望石經半天紫”的神奇景觀。大雄寶殿前有午年羅漢松一株,系後周顯德年間(954-959)植,大友鄰殿北側有古銀杏兩株,系唐貞觀年間(627-649)植,至今枝繁葉茂,果實纍纍。《中華大藏經》藏經樓上珍藏著台灣高僧明三法師及三寶弟子捐贈的一部,一百巨冊,成為該寺的鎮山之寶。

相關傳說

石經寺石經寺
石經寺最早不是寺廟,它是一座官員的狩獵山莊,始建於東漢末年(公元189—214年)。它由漢景帝第五子劉餘後裔、益州牧劉焉所建,其子劉璋子承父業時擴建。三國蜀漢時,趙雲曾承襲該產,在此地鎮守成都東大門龍泉山。蜀漢滅亡後,山莊被當地老百姓改建為廟,取名靈音寺。到了唐代,寺廟依山而建,初具規模。明正統年間(1436-1449),湖北籍名僧楚山法師應蜀王之邀駐錫靈音寺並出金增修寺廟寶相,使大雄寶殿等建築金碧輝煌,更名天成寺。天成寺改名石經寺,是到清朝後,跟一部金剛經有關。相傳清朝初年,京城有一大官名叫宋思仁,被奸臣陷害,貶於簡州(今簡陽)任州牧。宋思仁一氣之下,臥床不起。有一天,他夢見黑白、無常二鬼勾他下陰曹地府,走到簡州北門大橋,一慈眉善目的和尚攔住他去路。和尚問:“這樣死了,豈不可惜?”宋答曰:“上不能報效國家,下不能孝敬父母。不死安乎?”和尚將手中拂塵往上一舞,宋思仁被扇往空中直往下落,他連聲驚呼:“救命!救命!”和尚笑了說:“看來這個世界還有你未了的塵緣啊!”說完,和尚不見了。宋思仁醒來,他的疾病逐漸好轉,開始在治內做一些好事,同時也得罪了一些地方權貴。有一天,他微服私訪被惡人認出,惡人準備對他施以毒手。這時夢中的和尚又來到他面前,一甩拂塵將眾惡徙打倒,再次救了宋思仁一命。宋思仁為了報答和尚的救命之恩,多次尋找始終不見和尚蹤影。後來他遍訪簡州寺廟,終於在天成寺看見了楚山法師,原來兩次救他的正是天成寺的祖師菩薩。為了感恩,宋思仁撥重金整修寺廟。竣工以後,他又刻了一部石質“金剛經”總計32塊送往寺廟,並在祖師洞上方手書“月白風清”四個大字。從此以後,這裡便叫成石經寺。

交通信息

在龍泉汽車總站,乘坐870路、882c路直接到石經寺下車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