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石矍村

石石矍村

海南省澄邁縣老城鎮石石矍(音què)村,因其奇名·奇港·奇村而聞名,是歷史文化名村和海南馮氏第一村。

基本信息

一、地理位置

石石矍村位於瓊州海峽澄邁灣之南岸,老城鎮開發區境內,東與老城鎮政府所在地相鄰,南與大豐相鄰,西與馬區相鄰,北部接壤澄邁灣,是一個海邊小村。

二、水陸交通

石石矍村,距海南西線高速公路老城出口處僅18公里,西南方向是海南第一港—馬村港(古稱石石矍港),省線老城-馬村從村邊穿過,交通極為便利。

三、村莊規模

石石矍村全村姓“馮”,現有300多戶,總人口1500人,可耕地面積4000畝,其中天然泉灌水1200畝,海岸線曲折連綿約5公里,塗灘1000畝,盛產甘蔗、魚蝦,主要經濟來源於打漁、種植和第三產業,人均收入4000元。石石矍村地勢後高前低,村前有一形似梳子的小湖——飲馬湖,全村各院落沿著小湖依勢排列,連成一體。院子的前庭、後院為橫向通道,左右巷為縱向通道,是典型的“梳式結構”布局模式。

四、傳統民俗

1、歷史悠遠。

據明正德《瓊台志》載:梁大同間,馮冼氏族運用自己的力量和影響,降服諸越,統一嶺南,並在漢廢海南儋耳郡“歸附者千餘峒”的基礎上,“請命於朝”,在海南島設定崖州。在隋文帝楊堅處置番州總管趙訥貪官之後,委派冼夫人巡視諸州,招撫逃亡的俚民,最後到海南島,於仁壽二年(公元602年)仙逝,葬於石石矍村西南富昌坡地。由此推算,石石矍村歷史悠遠,至今已有1400多年。又據《海南馮氏族譜》記載,海南省各市縣的馮姓宗支絕大部分是從石石矍村遷出,享有“海南馮氏第一村”的譽稱。

2、民俗文化。

海南民間紀念冼夫人的活動
海南民間紀念冼夫人的活動
為了紀念冼夫人一生致力於維護祖國統一,主張民族團結,傳
海南民間紀念冼夫人的活動
[1]播中原文化,改革舊風陋俗,對促進海南社會與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的貢獻,每年春節農曆初十至十二,海南各地特別是海南馮氏發祥地——石石矍村,在澄邁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舉行盛大的紀念冼夫人文化節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農家樂活動。古典祭祀儀式、裝軍遊行頗具冼夫人文化和海南地方特色。每天下午二點整,在鑼鼓喧天、鞭炮齊嗚中按當年軍隊兵勇編排舉行出師儀式,最後還舞龍、舞獅、舞鹿和踩高蹺。晚上,親朋好友匯聚一堂,暢懷痛飲,帶著滿懷醉意通宵達旦地觀看瓊劇演出。此外,由村民自發組成澄邁馮冼文化學會,致力於研究和推廣自冼夫人文化,出版了《冼夫人與馮氏海南第一村》、連環畫《冼夫人》,開辦了“冼夫人生平功績展館”、“冼夫人頌—詩聯書法展館”。全國人大常委、海南省原副省長王學萍前來觀摩“鬧軍坡”活動並揮毫撥墨,題下“和平使者冼夫人”墨跡。

3、自然生態。

石石矍村在老城開發區經濟熱潮的衝擊之下,仍然保持著古風古樸的民情和民居。村中綠樹成蔭,椰樹挺立。飲馬湖碧波蕩漾,白鵝戲嘻,時有翁媼納涼,閒怡有加。海邊岸石嵯峨層疊,海浪激盪,雄偉壯觀。石石矍村是澄邁縣文明生態村,更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4、文化遺存。

冼夫人
冼夫人
石石矍村的文化遺存,是冼夫人文化的最重要源頭,是海南民居建築的典範,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的基地,主要有冼夫人及其後裔墓群、馮進勇家庭墓、海南馮氏大宗祠及陽夏廟、馮
冼夫人
[2]公祠等。——冼夫人及其後裔墓群。冼夫人當年行軍作戰的的遺存:鎮船石(長2.98米,寬0.62米,重1噸多)、功力石、古水井、飲馬湖(梳狀,水面40畝)。冼夫人墓園及其後裔墓群幾十處,面積約70畝。冼夫人陵冢為條石疊砌而成,下部呈八角體,上部呈半球體,頂部為球體,共9層。冢前有金童、玉女墓以及香爐、石碑,冢後有太監、候仙墓。1994年被列為澄邁縣文物保護單位。
——馮進勇家族墓。面積約1畝,內有宋、元朝代的石冢多座,頗具當時風貌。2001年被列為澄邁縣文物保護單位。
——海南馮氏大宗祠及陽夏廟。馮氏大宗祠建於隋煬帝大業5年,即公元
村裡的水井很奇特,眼鏡狀的護攔
[3]609年,坐癸向丁,主要建築呈三路三進布局:中路是主體,有大門、前殿將軍第、中殿譙國殿、後殿始平堂,左路有左殿陽夏廟,右路有右殿出嗣堂(1994年拆除建石石矍國小)。整座院落四周圍幹部牆,形成一個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庭院寬敞的格局。各殿堂均為八角石丁山牆,內勢木柱柁墩抬梁,柱磉、柁梁、屋脊、檐牆等廣泛採用木雕、
冼夫人墓
村裡的水井很奇特,眼鏡狀的護攔
村裡的水井很奇特,眼鏡狀的護攔
[4]石雕、灰雕、磚雕、陶雕、壁畫等多種工藝做裝飾,雕刻技法有陽刻、陰刻、鏤空等多種,彩繪色彩艷麗,景物逼真生動,人物栩栩如生。圖案內容多是桂花、芙蓉花、萱草、海棠、蓮花、雲、龍、鳳、麒麟等吉祥物和廣為流傳的吉祥典故,如“仙姬送子”、“鯉跳龍門”、“麒麟獻瑞”、“斗酒詩百篇”、“姜太公垂釣|、”“福壽綿長”等,反映了人們追求國泰民安、人丁興旺、延年益壽、事業發達、生活美滿的美好願望。馮氏大宗祠堪稱海南傳統建築的傑作、古代宗祠建築的高麗名片,承載著海南千年歷史,沉澱著深厚的文化涵層。2001年11月,被列為澄邁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馮公祠(含文林馮公祠、次世中房祠和廣文第)。馮公祠始建於明代,現存堂屋8座,用地面積約2畝。其建築布局與大宗祠相似,但具有明朝特色。文林馮公祠保存較好,次世中房祠次之,廣文第毀壞嚴重。三祠於2001年被列為澄邁縣文物保護單位。

村名由來

據明清史料記載,石石矍村之所以得名,完全因了村邊海岸那片石灘。 帶路的村中老者告訴我們,石石矍村的名字取自村邊的石石矍港里,海水拍擊岸邊礁石時發出的聲音。“現在聽不到了,過去海邊還沒有建電廠和碼頭,海灘上到處都是大大的黑石頭,相互壘疊著,海水衝過來,鑽進石頭間的縫隙里時,就能聽到‘確確’的聲音了,很明顯的。”

海石花

傳說這裡盛產秀石,燦爛絕倫。海港“地勢平衍,浪靜水深”,是處天然良港,
海石花
海石花
海石花
也因此成了歷代海寇登岸搶掠的地方,直到解放海南時,這裡仍然是個激烈的戰場。
《光緒澄邁縣誌》收錄清人王章絢所作的《石花記》寫道:“(石石矍)港在縣西北二十里許,其外為大海,海之底有石,石之生有花,花生小塊石上,小塊石嵌於連片巨石空竅之間以為根柢,若叢生然……其花之象,或盤結如芙蓉,累包繭無空隙者;或有如葵之扇,如翠之屏,張倚蓋以條分者。其花之色紅者多,白次之,青黃又次之。其花之時,五月五日午刻,海乃清,石乃見。”
海石花,以其“非草非木而為石,若草若木而能花”的奇異,“石花之情,得失榮枯之弗較者;石花之性,不爭名不計利,隱隱隆隆,儲英秘秀於海澨煙波之內”的品性,讓古人魂縈夢繞之而不易得。清乾隆年間的澄邁知縣張必剛在《石石矍港尋石記》中稱讚:“奇異秀絕之物又往往出於險遠之區……天不忍此石之泯沒無聞,遂居予此地。”
據海南文史研究者馮仁鴻考證,正因為石石矍港盛產海石花,所以石石矍港又稱“花場港”。現今“花場”一名,很少見於海灣、海港的稱呼,倒是在福山凹陷油氣田中,勘探出花場構造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而石石矍的海石花,也終於不見了蹤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