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獅甜粿形似滿月,顏色潔白,質地軟嫩,氣味芳香,清甜可口。它以優質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條、金橘、香料等為原料。
義慶甜粿
談及石獅的小吃,自然少不了甜粿。而說到石獅的甜粿,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起“義興”這一甜粿百年老字號。
在1984年出版的《中國食品工業年鑑》上關於石獅塘頭的義興甜粿廠,是這樣描述的:王義興甜粿,早於清朝鹹豐年間已享譽盛名,並暢銷東南亞。1981年,王義興後裔重新在塘頭恢復經營。
“義興甜粿”的民間傳說
到達塘頭村後,沿著只能容得下一輛機車經過的村間小路上轉了好幾個彎,才到達目的地義興甜粿廠。從外面看,這只是一幢簡單的農家房屋。然而,就是在這裡,生產出來的義興甜粿遠銷海外,聞名遐邇。石獅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義興”甜粿這一百年老字號,不少人慕名前來購買。逢年過節,義興甜粿廠接到的定單不計其數,特別是東南亞一帶的華僑,義興甜粿成為他們去海外必帶的禮品。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也是義興甜粿的真實寫照。
關於義興甜粿有著美麗的傳說。據說一年大旱,晉江變成了一條小溪,其他的河流都沒有水了,田土龜裂,莊稼眼看著就要枯死。民間集資祭祀神靈,祈風求雨。但是求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沒有下一滴雨。這時,有人提醒,祭祀神靈所用的甜粿不對,應該用義興甜粿。祭祀完畢後,當天就下了一場瓢潑大雨。此後,當地祭祀神靈都用義興甜粿。
另有一個傳說。晉江的一個窮秀才屢試不中後,心灰意冷,於是搭一條貨船下南洋謀生。臨行前,秀才只帶了一袋義興甜粿上船。船行不久,就在海上遇到狂風暴雨,迷失了方向。漂泊了七天七夜後,船上能吃的東西已所剩無幾。因為吃甜粿經得起餓,全船的人最後就靠著秀才帶的那一袋子義興甜粿活了下來,併到達了目的地。此後,義興甜粿在南洋聲名日隆。傳說後來下南洋的人都要帶上義興甜粿,才能保證一帆風順。
王金田與“義興甜粿”
當然,這些只是傳說。“義興甜粿”的第四代傳人王金田向記者講述了義興甜粿的起源。
據說,約在鹹豐5年,義興甜粿的創始人王公侯在年底時得了一筆意外之財。當地有逢年過節做年糕的風俗,王公侯於是親自下廚製作年糕,遍請鄉鄰。由於在傳統製作工藝上有所創新,他所做出來的年糕風味獨特,大受鄉鄰喜愛。此後,王公侯應鄉鄰之請,年年做年糕,來求年糕的鄉鄰絡繹不絕。於是,王公侯開立作坊,以此為生計。最初的年糕是鹹的,後來改成甜的,稱之為甜粿,經過王公侯的不斷改進,“塘頭甜粿”名聲大震。王公侯為人豪爽,仗義疏財,經常周濟身邊的窮苦人家,他所開設的甜粿作坊也因此以“義興”為名號。
光緒年間,石獅當地下南洋的人越來越多,義興甜粿也因此被傳到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義興甜粿名聲越來越響,銷量越來越大。作坊最盛的時候工人達到100多人,年產甜粿500多噸。
解放後,“義興甜粿”公私合營,由於管理鬆弛,要求不嚴,“義興甜粿”質量下降,產量也越來越小。改革開放後,王公侯玄孫王金田繼承祖業。1981年,王金田與其父王愛益一起重整旗鼓,經過嚴格選料、嚴格配方、嚴把每道工序,重新生產“義興甜粿”。義興甜粿剛一上市就被銷售一空。1982年,義興甜粿經廈門貿易公司出口,成為泉州地區最早出口東南亞的食品之一。
此後,在繼承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王金田還親自組織帶領技術工藝人員攻關,不斷引進現代化技術設備,改良包裝。如今的義興甜粿採取了獨特的真空包裝,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添加劑的情況下,保質期能達到一年以上,並獲得國家專利。
俗話說,窮人無富親。王義興的姑母、姨媽也是窮苦人家,這災荒年頭,哪有錢銀幫助他。我們閩甫有個風俗,凡是親人到南洋,親戚朋友要送面線、雞蛋、大公雞,這叫“送順風”。王義興的姑母、姨媽沒有錢“送順風”,一個送來糯米,口個送來甘蔗糖。
巧英也真巧。她用姑母送來的糯米,姨母送來的蔗糖,蒸起糕粿來。她舂糯米,篩米(米最),溶蔗糖,忙個團團轉。俗話說“有發酵的做糕,沒發酵的做粿”。那糯米漿,怎么也發酵不起來,蒸成的自然是平坦坦的粿了。不過,它又甜又軟,倒也好吃,巧英叫它做“甜粿”。王義興就帶著“甜粿”作千糧,上船過番了。
好在船家也是個好人。他見王義興沒錢交一伙食費,就答應讓他自己帶乾糧上船。那時,乘大帆船到呂宋要二十多天。王義興乘的船平平安安駛了十多天,眼看呂宋就要到了。突然,遇上大風暴,船被風浪打到一個荒島上,船板裂開一個大口子,艙中淡水全漏光了。
船上的人到島上避風浪,可是那風暴一連颳了四五天,沒有淡水做飯,一個個餓得站不能站,爬不能爬。王義興帶的是一口袋自家蒸的“掰粿”,一路上他怕人見笑,每次船上開飯,也總是自己一個人縮在艙里啃上幾口。因為吃得少,還剩下大半袋子。這時,他見大家餓得難受,就把剩下的“甜粿”一塊塊分給大家。
這些餓得顛顛倒倒的人,吃上這甜粿,非常感謝。風浪平息了,修好的船繼續航行。又過了兩天,一船人乎平安安踏上了呂宋山,大家都說,是王義興的“甜粿”救了一船人的生命。
王義興到了呂來,想:出洋過番、漂洋過海,這樣艱難。如果能做一種好糕粿,十天半月不變質,帶在船上做乾糧,就是遇到風浪,船上不能生火做飯,也不會餓肚子啊!他在呂宋做了兩年工,積累了一點錢,就回家了。
王義興回家後,七創八創,把巧英做的甜粿再加改進。他選用太冬秫米,飽水浸軟後,用細紋石磨磨成粉,然後加上蔗糖,調成漿,又用力反覆攪拌,再加上金桔、蜜冬瓜、香蕉油等東西,蒸成了香噴噴,甜絲絲、軟滋滋的甜粿。這甜粿吃起來又甜又膩又涼,不磣牙不粘齒,華僑們把它帶到東南亞各國去,海上航行大半個月,不霉不硬,仍然保持原來特色。
石獅甜粿不但閩南出名,國外也出了名。菲律賓馬尼拉華人區王彬后街仔,就有聞名“塘頭甜粿店”。直到現在,石獅甜粿還蓋著石獅子和“義興號”的印記哩!
譯名
說起石獅甜粿,有些外地讀者一時未必能反應過來是什麼小吃,只要繼續解釋說,是一種甜味的年糕,上面常常會蓋上一個紅色印章的那種,也許就能對上號了。對於這道小吃的翻譯,石獅的王小姐給出的答案恐怕是頗具說服力的:Dragon Sweet Cake,龍甜糕。這樣的翻譯可是有淵源可溯的。原來,正宗的石獅甜粿產自石獅市寶蓋鎮的一個村落———塘龍村(習慣稱塘頭村),該村人全姓王。王小姐的家鄉上浦村是其王姓的繁衍,兩個村的地理位置形成一條龍狀,塘頭村位於龍頭的位置,故此得名塘頭村(塘龍村)。正宗石獅甜粿上的紅色印章印的就是“塘頭”二字,因此王小姐認為翻譯成Dragon Sweet Cake是最富有地方風味的。
除此之外,下面還有一些讀者給出的翻譯: 1.Shishi TianGuo 石獅甜粿 標準的漢語拼音翻譯,其實是許多讀者所提倡的特色小吃翻譯法。 2.Shishi rice cake 石獅年糕 晉江林女士的翻譯比較“正規”,就物說物。 3.Shishi sweet cakes 石獅甜糕 泉州一外貿公司任職的吳小姐將該小吃直譯得簡單明了。甜粿的主要特點就在甜,所以用sweet一詞道出了其主要特性。 泉州菜英文名徵集選單 九重諽九重諽是閩南的家常小吃,為一大塊厚一寸左右的淡黃色半透明固狀體,富有彈性,軟滑而柔韌,口感微粘。很多年前,總有小販騎著腳踏車在各個鄉村叫賣,根據客人需要,用刀在大塊上切割出你所要的斤兩。九重吃時一般要蘸白糖,吃時有一股淡淡的食鹼味。 其做法為將晚米用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乾,滲水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磨成稀漿。把鍋置於小火之上,放入紅板糖,滲水熬成濃液起鍋,濾去雜質,倒入稀漿中,攪拌成為紅色稀漿。又把鍋置於旺火之上,倒入適量的清水燒沸,把鋪上潔淨的“炊布”並夾著通氣板的蒸籠放在鍋上,然後分九次,舀入漿。(第一次漿稍多些,蒸約7分鐘,接著,每次的漿量比第一次的稍薄些,每次約蒸15分鐘。)先蒸第一層,在上面抹少許花生油,再蒸第二層,這樣連續蒸九次,成九重,重重可以揭開,故叫“九重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