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紅”番薯產於炮台鎮石牌村,因薯體呈橙紅色或粉紅色,故名。已有130多年的歷史。自清代開始,炮台鎮發展為港口商埠,時有“紅頭船”停泊,帶來了形似蘿蔔,皮薄肉厚美的“沙拉越”甘薯,在當地種植,因其屬外洋傳入,俗稱“番薯”。經過世代的擇優汰劣,加之這裡屬桑浦山麓,沙質土壤,清醇的山泉水和適宜的氣溫陽光,為番薯的栽培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條件,石牌村人終於培植出一種皮薄肉厚美,橙紅醇香、營養價值較高的“紅肉番薯”,被列入“第二五穀”而當糧食充飢,受到人們喜愛。到了20世紀30年代,從潮安縣後隴村引進移植一種優質的紅肉番薯,與石牌村的紅肉番薯相結合,雜交培植出適合當地種植的“石牌紅”番薯。每年四、五月種植,十一、十二月收穫,其園藝求精,施肥灌水須嚴格控制。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潮汕大地,人們生活普遍改善,食物構成已有相當變化。“石牌紅”番薯卻從原來的“第二五穀”升格為宴席名菜。
“石牌紅”番薯的烹調獨特,先將薯體洗潔去皮,切成塊狀,泡浸水中10分鐘,撈起後,配以白砂糖攪拌,慢火煮之,保持薯塊不散,其表面又能裹著一層薄薄的糖紗,色澤鮮艷橙紅,嚼之香甜爽口。有的還雕刻為蓮花狀,取花開富貴之意,以敬賓客,達到形、色、味俱佳。近幾年來,許多到過炮台鎮的國內外佳賓,都喜歡尋覓品嘗,一飽口福。
為滿足人們對“石牌紅”番薯的需求,石牌村不斷擴大其種植面積,並注重搞好貯藏,貯藏的時間越長,其肉質越柔美,氣味越香甜。在當地,人們家裡貯藏一定數量的紅肉番薯,被作為財富的標誌。串親訪友時,以“石牌紅”番薯饋贈,這也是炮台人特有的習俗。
相關詞條
-
廣州石牌村
廣州石牌村是廣州最大也是歷史最長的城中村,位於繁華的天河區中部,由村民宅基地擴展起來的密集建築群(被稱為“接吻樓”)及部分自留地構成。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人口結構 姓氏 經濟 -
石牌村
石牌村為一鄉村名稱,在我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廣州市天河區、揭東縣炮台鎮、雲南省大理市彌渡縣新街鎮均有同名鄉村,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
村情概況 地形地貌 流源考 建置沿革 氣候與雨量 -
石牌區
石牌區位於皖西南安徽省懷寧縣,主要由石牌鎮,臘樹鎮,平山鎮,雷埠鄉,皖河農場組成,該地區受石牌影響較深。
-
石牌社區
石牌社區,又名石牌街,位於廣州市天河區中西部,原名崗頂街。1987年8月3日,崗頂街更名為石牌街道辦事處。下轄22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撤村改制公司。轄區內...
概況 歷史由來 交通 教育 商貿 -
石牌[湖北省鍾祥市西南下轄鎮]
石牌鎮隸屬於湖北省鍾祥市,位於鍾祥市西南部,東臨漢江,西與荊門市東寶區接壤,南與沙洋縣毗鄰,北與鍾祥市文集鎮、冷水鎮相連,漢江水道依鎮而過。 石牌鎮總面...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石牌鎮[湖北省鍾祥市下轄鎮]
石牌鎮隸屬於湖北省鍾祥市,位於鍾祥市西南部,東臨漢江,西與荊門市東寶區接壤,南與沙洋縣毗鄰,北與鍾祥市文集鎮、冷水鎮相連,漢江水道依鎮而過。 石牌鎮總面...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石牌茶
石牌茶是華南農業大學特色農產品之一,由於當年茶葉研製開發均在華南農大(石牌地區高校之一),均被周邊高校的師生和消費者稱之為石牌茶。
-
石牌鎮[湖北省鍾祥市西南下轄鎮]
石牌鎮隸屬於湖北省鍾祥市,位於鍾祥市西南部,東臨漢江,西與荊門市東寶區接壤,南與沙洋縣毗鄰,北與鍾祥市文集鎮、冷水鎮相連,漢江水道依鎮而過。 石牌鎮總面...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石牌村[揭東縣炮台鎮下轄村]
揭東縣炮台鎮石牌村屬炮台鎮轄區。位於鎮之東側,距鎮治僅1公里。下轄南門、大門樓、寨外、大厝內、二房五大村和林花、花窯、內林外林等小村落。 石牌地處桑浦山...
村情概況 地形地貌 流源考 建置沿革 氣候與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