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桅桿(也稱石楣桿、石旗桿或石桅檣),是用花崗岩石條鑿成方形、圓狀石柱,柱上雕刻各種圖案,分若干層豎起,像一支筆故稱為“石筆”,又貌似船上的桅檣,故名為“石桅桿”。 旗桿有石制和木製兩種,一般高5至6米。木旗桿比石旗桿要長一些,它鑲嵌在兩塊石柱中間。在封建社會,客家地區有人考取了秀才、舉人、進士,不管出在哪家都被視為全村、本宗族人的榮耀。中了科舉的人可在廟前或屋前或陵墓前豎一對旗桿,在石旗桿上雕鑿上姓名、生平和主要事跡,並雕有龍鳳呈祥或獅虎相爭等吉祥的裝飾物。因等級不同,秀才底座為四角,舉人為六角,進士和四品宮以上為八角形狀。木旗桿則把主人的生平事跡和官階、學位等雕刻在底座的兩塊石柱上。有些地方把石桅桿稱為“石筆”。在封建社會文人要經過科舉考試才能步人官場,把筆作為科舉應試的象徵,文人又以筆為晉升的階梯,筆是客家人崇文尚學的象徵,因而被受到尊崇。
客家人豎旗桿目的都是為了光宗耀祖,激勵子孫後代成才立業,流芳乾古。所以這旗桿是舊時功名的象徵,它告知後人在歷史的長河裡,這個地方以前曾有人中過科舉或當過官,後人為他們歌功頌德而樹碑立傳,用它來激勵後人發揚光大。現在雖然時過境遷,已看不到昔日的景象了,但好些老祖屋的門前還能看到它的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