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石敏俊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引進國外傑出人才”入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管理的計量經濟學研究,空間經濟關聯分析,區域發展經濟學,資源經濟學,地理經濟學。具體研究課題有,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環境退化影響的經濟評價,環境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人地關係相互作用的行為機制,多區域投入產出分析與空間產業關聯,外商投資區位選擇,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空間經濟分析等。?
兼任
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浙江大學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河南大學客座教授。
學歷
1979-1983浙江大學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6-1989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碩士課程學習,獲碩士學位;
1993-1996日本筑波大學學習,獲博士學位。
經歷
1989年8月-1991年10月,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現地理資源所)助理研究員
1996年4月-1999年1月,筑波大學講師
1999年2月-2004年7月,筑波大學副教授
2000年4月-2001年3月,任筑波大學生物資源學院經濟系主任
2001年7月-2001年10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農村經濟系訪問教授
2001年11至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002年3月至今,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客座教授
2003年10月至今,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004年7月-2006年7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資源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
2005年4月-2006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2006年4月至今,河南大學客座教授
2006年至今,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目前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擇優支持項目“人地系統相互作用機理與空間過程研究”
石羊河流域人為活動對陸表系統變化的影響與人地系統調控研究
環境退化損失價值評估與中國各地區綠色國民儲蓄研究
區域經濟聯繫與空間經濟過程研究
區域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費和環境污染的互動關係研究
城鄉投入產出模型與城鄉一般均衡模型研究 ?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與農村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研究項目“數據挖掘與智慧型知識管理:理論與套用研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與日本慶應大學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中國區域間投入產出模型與多區域一般均衡模型研究”
主要課程
區域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研究模型方法
代表論文
石敏俊,趙曌,金鳳君. 2007. 中國地級行政區域市場潛力評價. 地理學報. Vol.62,No.10. 1063-1072.
馬國霞,石敏俊,李娜. 2007. 中國製造業產業間集聚度及產業間集聚機制.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58-65.
Zhang, W., M. Shi and Z. Huang. 2006. Controlling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by rural resource recycling. Nitrogen runoff in Tai Lake valley, China, as an example. Sustainability Science. Vol.1, No.1. 83-90.
石敏俊,金鳳君,李娜,趙曌,金少勝. 2006. 中國地區間經濟聯繫與區域發展驅動力分析. 地理學報.Vol.61, No.6,593-603.
石敏俊,程淑蘭,張巧雲. 2006. 中國北方沙漠化地區生態重建的環境政策研究-基於Bio-economic Model.自然資源學報.Vol.21, No.3, 465-472.
SHI, M., Q. Zhang and T. Wang. 2005. Better Access to New Technologies and Credit Service, Farmers’ Land Use Decision, and Polic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angeland Conservation. Jap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39, No.3. 181-190.(SCIE)
石敏俊,王濤. 2005. 中國生態脆弱帶人地關係行為機制模型及其套用. 地理學報,Vol.60,No.1. 165-174.
SHI, M. and K. Chen. 2004. Land Degradation, Government Subsidy, and Smallholders' Conservation Decision: the Case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VOL.5, No. 12, 1533-1542.(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