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摞摞山遺址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佳縣城西北25公里的朱官寨鄉西側,五女川河北岸山峁上。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暴露白灰居住址多處。遺址周邊圍以斷續石牆,牆體以毛石疊壘,現存最長一段約400米。基寬約2米,最高達2米。遺址南約700米處發現有塊石堆積。地表陶片豐富,陶質以夾砂灰陶為主,泥質灰陶、褐陶次之。少見紅陶。其紋飾以籃紋、繩紋為主,另有附加堆紋、戳印紋等。

信息

石摞摞山遺址VI-191

級 別: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石摞摞山遺址位於陝西省佳縣朱官寨鄉公家窪村東約3公里處的石摞摞山峁上,五女河自西北繞遺址向東流過,西北、東北隔五女河與橋山、牛會塌相望,東南跨奶頭山溝與奶頭山相對,南接石圪土達土焉與寨山相連。遺址東、北、西三面邊緣基岩裸露,有檸條、雜草等植被,遺址內為黃土覆蓋,原植有槐樹等林木,現被砍伐一空。遺址四周2公里外有王家峁、馮家圪嶗、張家窪、公家窪等村落,住居民320戶約1200人。石摞摞山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遺址,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山文化遺址

石摞摞山古城,為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總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內涵豐富,各類遺蹟眾多。已發掘的800平方米範圍內,發現房址近20座、灰坑80多個、陶窯數座,出土了可復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200餘件。據專家考證,該城址不僅是陝西地區時代最早的古城,而且其建築結構之複雜、完善,形制之清楚,遠遠超過了中國北方地區現存的其它同類古城。該遺址的發掘在研究我國古城建築和古代北方地區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石摞摞山遺址位於陝西省佳縣朱官寨鄉公家窪村東約3公里處的石摞摞山峁上,五女河自西北繞遺址向東流過,西北、東北隔五女河與橋山、牛會塌相望,東南跨奶頭山溝與奶頭山相對,南接石圪土達土焉與寨山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10。26',北緯38。07。遺址東、北、西三面邊緣基岩裸露,有檸條、雜草等植被,遺址內為黃土覆蓋,原植有槐樹等林木,現被砍伐一空。遺址四周2公里外有王家峁、馮家圪嶗、張家窪、公家窪等村落,住居民320戶約1200人。

歷史沿革

石摞摞山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遺址,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存現狀

遺址坐落在石摞摞山山峁上,山峁一周依山以未經任何雕鑿的石塊、石片砌成不規則的城垣,長約1000米。現存殘斷、頹圮的城垣七段,殘高0.5~2.6米。在城垣斷處及牆體兩側,散見大量因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從牆體坍塌下來的石塊,城垣內外地勢平緩處有大小不一的石堆25處,直徑2~5米,高0.8~4米。城垣南段見有平行並存的兩段牆體,間距2.3米,內牆長2.1,厚1.1米,外牆對應內牆處開1.42米寬的豁口,兩端牆體砌築齊整,應為該城之南門。在遺址內發現有龍山文化時期普遍存在的白灰居住面三處,均位於平緩向陽的遺址南部,呈一字排開,其中一處位於南部城垣內側,另兩處處於城垣外側。
遺址地表分布大量陶片,以夾砂灰陶、泥質灰陶為主,黑陶、紅陶、褐陶比例較小,紋飾以繩紋、藍紋為主,另有方格紋、附加堆紋等,可辨器形有鬲、甑、缽、瓮、罐等。另見有少量石器如單孔石刀、石斧等。由於自然及人為的破壞,遺址山體水土流失嚴重,城垣牆體坍塌、風化,遺蹟或為山洪沖刷,或為農民耕植時破壞。目前當地文管部門採取了有償退耕措施,以減輕耕種及水土流失對遺址的進一步破壞。

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石摞摞山遺址為陝西境內迄今發現的唯一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堡遺址(見《文博》97年第三期),保存相對完整,對研究史前城市的形成,城垣的建築方法,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形態等有著重要的價值。

歷次發掘情況

未發掘。

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A、重點保護區:城牆內;
B、一般保護區:A區外東、南、北各外延50米,西外延100米;
C、建設控制地帶:同B區。

保護標誌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一塊,位於遺址南部平緩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