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嶺

石徑嶺,位於武平縣城外西北,雲霧繚繞,隱約隱顯,神秘莫測;秋高氣爽,奇峰屹立,望四野蒼茫翠綠。千百年來,南來北往的人,踩出了攀沿而上的石階南來北往的人,踩出了攀沿而上的石階,象一條金色的項鍊系在石徑嶺上。如今,雖然省道 306 線繞到石寮峽蜿蜒通向東留、江西的會昌,但是在石徑嶺過往的人仍然不斷。

主要景觀

石徑嶺 石徑嶺

 武平縣城外西北石徑嶺,雲霧繚繞,隱約隱顯,神秘莫測;秋高氣爽,奇峰屹立,望四野蒼茫翠綠。千百年來,南來北往的人,踩出了攀沿而上的石階,象一條金色的項鍊系在石徑嶺上。如今,雖然省道 306 線繞到石寮峽蜿蜒通向東留、江西的會昌,但是在石徑嶺過往的人仍然不斷。

這是粟裕將軍發表 1968 年 12 月《人民日報》一篇《激流歸大海》的召喚,文中更令人嚮往的是一代偉人朱德、陳毅和北撤中的南昌起義軍的腳印留下傳奇般的色彩。

史料記載

那是南昌起義軍主力在潮汕失利後,朱德率餘部 2500 多人向西北轉移,一路急行軍,進入武平的年月。

朱德率起義軍餘部在象洞打敗反動民團馮梅章後,宿營在文廟附近的羅家祠一帶。天剛蒙蒙亮,起義軍從象洞向西北轉移,於 1927 年 10 月 16 日到達武平縣城,但很快被敵人發覺了。敵黃紹竑部錢大鈞一個師尾追而來, 17 日追至城關,逼起義軍設下戰場。朱德指揮部隊,在城南甘露亭以外山頭,與敵人激戰兩晝夜,打退了敵人兩個團的進攻。起義軍迎頭痛擊追蹤而來的敵人,雖然在北門山上、南門壩起義軍戰士犧牲 10 餘人,但經起義軍的數次反擊,打死打傷敵人 100 多。這是南昌起義軍在潮汕失利後,第一次在武平戰場取得的勝利。第三日,上杭孔慶輝民團從北門攻來,起義軍腹背受敵,不得已撤離縣城。朱德命令一個排占領武平城西門外的山頭,掩護大隊轉移。敵人進入武平城後,迫出西門,遭起義軍迎頭痛擊,又退回城裡去了。留守西門掩護轉移的一個排完成任務後,立即緊跟大隊行進。粟裕也就在這次戰鬥中負了傷。

朱德率部隊撤離武平縣城,在武平黨組織派出的嚮導引路下,向西北急行 20 里,來到石徑嶺。這裡都是懸崖峭壁,山脈由武夷山南麓的吊雲寨橫亘而來,高聳入雲, 一條盤旋而上的千餘級石階, 象架雲梯,為通江西要道,險峻可扼。這條“三省通衢閩粵贛”的必由之路,有一個隘口,隘口處有一登雲亭。亭前高澗潺潺流,行人無不喝個痛快。亭中有一副對聯“石徑有塵風自掃,青天無路云為梯”。正是:“目極闌幹路八千”。石徑嶺風景迷人,是武平縣八大景之一,但卻被妄圖阻擊起義軍前進的民團何四妹占據了。這時,朱德突然出現在隊前,他一面鎮定地指揮部隊疏散隱蔽,一面親自帶領幾個警衛人員,從長滿灌木的懸崖峭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從敵人側後發起進攻,擊斃匪首何四妹後,餘下民團敗兵亡命逃竄。起義軍通過朱德親自殺開的這條血路時,他威武地站在一塊石壁上,手裡掂著駁殼槍;指揮後續部隊勝利通過隘口,迅速經東留進入贛南山區,擺脫了國民黨反動軍隊和民團的追剿。正是:“卓絕巍峨勢獨雄”。

現實意義

如今,石徑嶺,不見登雲亭中的對聯,70 年過去了,但是朱德率領南昌起義軍奪取石徑嶺,勝利通過隘口的硝煙永不消逝;朱德在石徑雲梯屹立在峭壁上指揮威武之師的偉大形象永放光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