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石山蘇鐵為小型灌木,樹幹通常不明顯,有時也膨大呈葫蘆 狀,或紡錘狀,或盤狀,或圓柱形,高可達50cm,徑達25 cm,基部膨大成圓球形,灰色至灰褐色,葉痕宿存,後期常脫落而光滑,無莖頂絨毛;鱗葉披針形,長4.5~8.5 cm,寬1.5~2.5 cm,暗棕色,背面密被短絨毛;羽葉長(30)50~170cm,葉柄長5~63cm,上部兩側具3~35對短刺,刺長0.1~0.4cm,間距0.6~2.2cm,羽片40~81對,水平開展,革質,羽片條形,中部羽片長7.5~28(40)cm,寬0.5~1.2 cm,先端漸尖,具短尖頭,基部不對稱,下側下延生長,中脈上面平或微隆起,下面明顯隆起,上面深綠色,有亮澤,下面淡綠色,葉邊緣平或有時反卷,葉軸、葉柄及葉背密被銹色柔毛。
分布範圍
廣西扶綏縣、龍州縣、憑祥市、寧明縣、武鳴區、田陽縣、江州區。
主要價值
石山蘇鐵有許多蘇鐵類植物所無法比擬的可賞性,尤其更適合於盆景栽培。特別是它的莖幹和葉,它的莖幹滿含滄桑,它的葉子短小碧綠,但由於它生長極為遲緩,所以超過60公分的高度極為少見,莖幹在10CM的石山蘇鐵都要培植15年以上,但野生的石山蘇鐵資源日見萎縮。
鑑定特徵
石山蘇鐵與蘇鐵外形較接近,但樹幹不明顯,基部常膨大成圓球形,葉痕脫落呈光滑,羽葉開展,羽片背面無毛,邊緣平,不反卷,大孢子葉較小,疏被脫落性棕色柔毛,胚珠無毛,種子較小,長1.7~2.7 cm,成熟時黃色;後者樹幹明顯,可高達8m,葉痕宿存,羽葉成"V"字形,邊緣反卷,背面被柔毛,大孢子葉較大,密被宿存黃褐色絨毛,胚珠具毛,種子較大,長2~4 cm,成熟時紅色至橘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