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古垌村

石古垌村

石鼓垌村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東岸鎮北部,是典型的粵西山區,也是革命老區。該村距鎮政府約15公里,距高州市區約30公里。該村北接信宜大成,西近信宜水口,距離207國道大約13公里。

基本信息

歷史由來

相傳民國初年,一支革命舊部因戰亂逃到該地,處於彈盡糧絕之境地,當地村民 得知其為革命烈士,紛紛拿出糧食予以幫助。後來,該舊部離開此地之際,為答謝村民,贈予一戰鼓以作紀念。再後來,村民把戰鼓埋在一山崗上,具體位置,還有待考究。每從此地走過,鼓聲震天。故村名由此而來,當然這只是傳說

自然資源

石鼓垌村 石鼓垌村

該村自然資源豐富,蘊藏有花崗岩、滑石、石灰石等,以石料資源尤為突出,主要有銀星花、銀細花、銀花白等種類。動植物物種資源豐富,如果子狸、野豬、石蛤、木耳、雪耳等。該鎮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較有名的景點有棺材灣、大蔥嶺瀑布,極具開發旅遊價值。

農業作物

該村農業較為粗狂,多為自給自足型,水稻作物分春冬兩造。香蕉、海南蕉為主要經濟作物,其他作物有花生、番薯、木薯、木瓜、甘蔗等,因地處亞熱帶氣候,所以熱帶水果尤為豐富,有荔枝、龍眼、三華李、黃欖、桃子等。

文化教育

該村受教育改變命運的影響,十分注重後代教育,並建有“石鼓垌國小”和“老村國小”兩所學校,也是東岸鎮唯一擁有兩所國小的村。

風俗習慣

年廿六至廿九做(籺)吃

每年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我村民間都有做@吃的習慣。相傳,人們初時只能種些薯類等雜糧,聊以充飢。為充分利用糧食,人們便將雜糧用木槌搗成粉,加水攪成糊狀蒸煮,令其體積增加幾倍,成為木薯糊、玉米糊之類的食物。再後來,人們已成功地在這塊土地上種上了稻穀,並連連獲得好收成。為慶祝豐收,也為調換口味,人們便按先前之方法,將米搗成粉,並配以蔬菜之類簡單的餡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狀和一定味道的食物,這就是“(籺)”了。初時,人們還只是用梗米(俗稱“粘米”)粉做,後來發現糯米粉黏性更強、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專門用糯米粉做(籺),年復一年,漸成風俗。

年晚張貼春聯守歲分壓歲錢

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是除夕,稱之為年晚或年三十晚。這一天,農村的生產活動基本停止,家家戶戶開始貼春聯、鬥神,門額上貼上利是,灶頭、水缸、豬欄、牛欄、谷桶等也要開始貼上一張小紅紙,以示吉利。還搞一些祭祀活動,備辦雞、豬肉、魚等酒菜,燒紙燒香祭祠堂、廟宇、社稷、祖宗、灶君等。 除夕晚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團圓飯基本上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一頓。外出的人一般都回家過年晚,與家人團聚吃年飯。

做年例睇大戲

年例是我們村民間過年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在農村素有“年例大過春節”的說法,也是最具特色的一個節日。年例期間,家家張燈結彩,路旁插滿彩旗,鞭炮聲及鑼鼓聲此起彼伏,各種民間藝術表演力竭所能,盡獻於眾。粵劇、電影、歌舞、木偶戲、採茶戲、雜劇以及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紛紛亮相。其中尤以粵劇最為受歡迎。粵劇本地俗稱“大戲”,是各地年例日必備的表演節目。一般在年例日前後連演數天,觀者絡繹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