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唐貞元六年(790年)名僧大顛曾居於此,稱峰梅洞。
宋政和元年(1111年)僧人依石室築寺舍,石室為大雄寶殿,稱“三峰寺”。
明崇禎年間(1628-1644),進士成庵至此為僧,修葺三峰寺,並於其上拓建寺舍,稱“梅峰寺”。
重要景點

現岩內保存有明代聖僧成庵的舍利塔,民間稱進士塔。其墓塔:高3米,最大直徑2米,成六角形,造型獨特,塔端為葫蘆形,正面刻著:“明圓寂比丘紫衣成庵佩公塔”(“崇禎康午歲(1630)春三月吉旦立,當代徒海賢、海壽、海聖、海度、海白等奉祀”,揭陽縣令馮元飈手書)。寺院山門為明朝崇禎皇帝欽賜所建的聖旨亭。
相傳在峰梅洞側有一石孔,孔下有一石舂,相傳何野雲(俗稱“虱母仙”)死後,被任命為榕江水神,他決心除霸懲惡,救濟貧民,管好榕江。任命獅、大象鎮守雙溪嘴,過往的船隻凡是運載不義之財者都要沒收。特別是掠奪敲榨農民得來的大米,一到榕江的雙溪嘴,何野雲就令鎮守的神龜將其翻沉,並將大米儲積起來,每日有計畫地將大米從石縫裡流出,故有廣泛地流傳著一句俗語:“雙溪嘴沉船,石井岩出米。”石井岩山上有個主洞口,通往全山各處,是抗日時期為保護周圍人民的安全而開挖山洞,至今山洞還現存三個,其餘已封閉。
石井岩上有進士塔,塔上有十二生肖的石雕,是石井岩最高山頂
交通信息

公車:礐石-金玉車,谷饒-京北車均在石井路口停車即可--直接進入石井玉一村50米後向右轉,到達潮陽第四中學,沿著山路山嶺直接到達最高處就是石井岩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