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矮槐樹完全國小。1970年改為國中,在校學生達500餘人。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 足100公斤,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4年,人均糧食260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350公斤。2002年,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50輛,機車40輛,電話120部,彩電16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住房均為草房,人均住房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6年,村統一規劃住房建設,當年建新房60餘棟。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擴大到22平方米。 集體福利1969年,本村辦起合作醫療站,村民吃藥免費。1981年,村買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高丕志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5月,成立黨支部,姜長春任黨支部書記。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5名。2002年,有黨小組3個,黨員35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姜長春、高兆通、高丕亭、高文富、高振山、高洪軍、高文臣。自高文臣任黨支部書記以來,村黨支部多次被中共煙臺市委、海陽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5月,成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下設民政、調解、治安、民兵、婦女等組織。1984年5月,設立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高兆通、高福通、姜長海、王連海、高丕亭、高文富、高兆真、高文臣、高波、高文新。 1991年,村委會及婦代會分別被評為海陽縣農業先進集體、煙臺市先進婦代會。1992年,本村被評為煙臺市文明單位。1996年,本村被評為海陽市畜牧規模經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