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海拔:3500-53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Mel.Bio111:236.1881]
中國植物志:77(2):146
系中文名:矩葉系系
拉丁名:Ser.3.OblongataLingetS.W.Liu,Bom.Nov.
組中文名:羽脈組
組拉丁名:Sect.2.PinnatinervusLing
亞族中文名:千里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SENECIONINAEDumort.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
族拉丁名:SENECION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肉質,生於地下莖的節上,每節2-3。地上部分的莖直立,單生,高5-20厘米,上部被黑色和白色有節長柔毛,下部光滑,基部直徑2-3毫米,無枯葉柄;地下部分的莖橫生或斜生,根莖狀,有節,節上被鱗片狀葉及不定根,其長度隨礫石層的深淺和生長的年齡成正相關。無叢生葉叢。莖下部葉具柄,葉柄長2-14厘米,光滑,基部略呈鞘狀,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有時近圓形,長0.7-6厘米,寬1-4厘米,先端鈍或圓形,全緣或具淺齒,上面光滑,下面被密的白色柔毛,有明顯的羽狀葉脈;莖中上部葉無柄或有短柄,葉片卵形至線形,向上漸小,全緣或有齒,下面被密的白色柔毛。頭狀花序單生,下垂,輻射狀,總苞半球形,長0.7-1.3厘米,寬1-3厘米,被密的黑色和白色有節柔毛,總苞片8-12,1層,基部合生成淺杯狀,分離部分線狀披針形,寬2-3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舌狀花黃色,舌狀橢圓形,伸出總苞之外,長1-2厘米,寬3-4毫米,先端急尖,管部長約3毫米;管狀花黃色,多數,長7-9毫米,管部長約3毫米,檐部狹楔形,冠毛白色,與花冠等長。瘦果長圓形,長3-4毫米,光滑。花果期7-11月。
分布及生境
產西藏東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至西北部、青海、甘肅。生於海拔3500-5300米的高山流石灘。模式標本采自青海祁連山。
功能用途
藏藥
芒澗色爾保:花序治荷花病,感冒,風濕引起的疼痛《藏標》。
芒見賽保:全草治全身腫,退燒,消炎《青藏藥鑒》。
芒間賽保:全草治疔毒,疫癘腫脹,風血引起的上身疼痛《中國藏藥》。
明澗色布:全草或花序治感冒發燒,血熱,膽病,膽囊炎,化膿性發燒,中毒性胃痛,頭痛,炭疽病《藏本草》。
中藥
【藥用部位】矮垂頭菊的全草。
【性味歸經】辛、苦,寒。膀胱、肺二經。
【功效主治】疏風清熱、利水消腫。治風熱襲表、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苔薄黃脈浮數者。風邪襲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症見惡風、發熱、肢節酸楚、小便不利、全身浮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克。
菊科·垂頭菊屬植物
垂頭菊屬(Cremanthodium Benth.),菊科,55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和我國,我國約40餘種,產西南部至西北部。多年生草本;葉大部基生,心形或腎形,有齒缺,稀羽狀分裂;頭狀花序放射狀,異性,單生於一葉或具1-2葉或有苞片的花莖上,常彎垂,黃色或淡粉紅色;緣花舌狀,雌性,1列,舌片大,2-4齒裂;盤花管狀,兩性,結實;總苞鍾狀或半球形,總苞片1列,膜質;瘦果5-10棱;冠毛豐富,白色或淡紅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