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短尾蝮體較短粗,全長455(391+64)mm。頭略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吻棱明顯。鼻間鱗內緣較長,外緣尖細且略向後彎,呈逗點狀;鼻鱗較大,分為前後兩片;鼻孔圓形,位於較大的前鼻鱗後半部,開口朝向後外方;鼻鱗與窩前鱗相接,其間無小鱗。上頰鱗1枚,近方形。瞳孔橢圓形;眶前鱗2枚,眶後鱗2(3)枚,下枚眶後鱗呈新月形,彎至眼後下方;顳鱗(2+3)枚;上唇鱗7枚,2—1—4式,第二枚最小且不入頰窩,第三枚最大且入眶,第四枚位於眼正下方,與眶下鱗相接;下唇鱗11枚,左、右第一枚在頦鱗之後相接,前三枚與前頦片相接。
背鱗除體中段最外行平滑外,其餘均起棱,21—21—17行:腹鱗135枚:肛鱗完整;尾短,尾下鱗雙行,4l對。
具管牙;有頰窩。
生活時,頭背深棕色,枕部中央有一淺褐色桃形斑;眼後到頸部有一鑲深棕色邊的褐色紋,其上緣又鑲白色紋;上唇緣和頭腹面灰褐色。體背面淺褐色,正背面有兩行深棕色近圓形大斑,彼此交錯排列,圓斑中央色略淡。體腹面灰白色,密布棕黑色細點(液浸標本顏色變淡);尾尖棕黑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平原、丘陵草叢中,晝夜活動;夏季、秋初分散活動於耕作區、溝渠、路邊和村落周圍,多利用樹洞、鼠洞等現成的洞穴穴居。
生活習性
短尾蝮屬晨昏性蛇類。在熱天。尤其晚上8時到次日凌晨活動最頻繁。 在浙江地區。蝮蛇的活動往往表現出兩個高峰。即活動高峰在五六月和10月兩次。每日的活動高峰在寒冷的天氣是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在炎熱天氣是晚上8點到下午2點。至於在溫暖的春秋兩季。每日的活動高峰有兩次。分別是白天10點和晚上8點到次晨2點。
魚、泥鰍、黃鱔、蛙、蜥蜴、蟾蜍、蛇、鳥、鼠類均能吃食。幼蛇吃澤蛙、蚯蚓、蜈蚣、蟻卵及某些昆蟲。因分布廣、棲息環境多樣,其食物組成亦較多樣。
繁殖方式
短尾蝮多於5月及9月交配。交配多出現於下午2點至晚上10點 。交配時間長達2—3min。初生仔蛇全長140—170mm。產仔多在凌晨2點到7點。整個產仔過程需要30min(4仔)到75min(8—10仔)。
分布範圍
中國國內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廣東(南澳)。
中國國外分布於朝鮮半島。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亞種分化
中文學名 | 拉丁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短尾蝮指名亞種 | Gloydius brevicaudus brevicaudus | Stejneger,1907 |
短尾蝮中華亞種 | Gloydius brevicaudus siniticus | Gloyd,1977 |
種群現狀
短尾蝮分布廣、數量多、毒性較強,在長江中下游 人口稠密地區危害頗大。但短尾蝮在抑制鼠類有一定作用。長期以來短尾蝮被認為具有某些治療作用而入藥,用以生產蛇酒、蛇乾、蛇粉等,且被日本國藥酒廠大量收購;中國也採用它做原料生產藥物,數量急劇降低。
毒液毒性
短尾蝮蛇毒中分離出突觸前神經毒素,其致死因素可能主要為神經毒。亦有咬傷後可引起心肌損害、血紅尿蛋白的報導。
資源價值
短尾蝮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在消滅鼠害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蛇毒可入藥,短尾蝮蛇毒中分離純化纖溶酶原激活劑(GBV-PA)具有溶栓和防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