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支教4+7社會實踐團隊

知青支教4+7社會實踐團隊

知青支教4+7社會實踐團隊,依託於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雄厚辦學實力,由一群朝氣蓬勃、多才多藝的年輕人組成,秉承明德大愛,創新篤行校訓,堅信聚沙成塔,關注留守兒童,關注農村國小教育

團隊簡介

知青4+7隊名溯源

“知青支教4+7”是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原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每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下組建起來的。成立於2010年5月4日,這是一支由年輕大學生組成的充滿活力的支教團隊,依託於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原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的雄厚實力,每年奔赴祖國需要的地方進行愛心支教。團隊宗旨為:我們的付出,只為你們的微笑。活動領域為:偏遠地方的國小、武漢市志願者服務平台、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校內。

成立時間

2010年5月4日

團隊遠景

“熱情的七月燃燒著青春的激情,如歌的歲月唱響著時代的旋律!”,“三下鄉”是即有關文化、科技、衛生方面的內容知識讓農村知道,促進新農村文化、科技、衛生的發展。大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知青支教4+7的主要目的是“文化下鄉”。文化下鄉包括:圖書、報刊下鄉,送戲下鄉,電影、電視下鄉,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為培養和提高在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充實暑期生活,為家鄉、為祖國建設做貢獻。同時回響團委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召。進行農村生活和教育的情況的問卷調查的設計與研究報告,並參加新農村義務勞動體驗,將大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三下鄉”社會實踐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我們大學生應盡的微薄之力。
知青支教4+7目的在於把大學生自身的知識,把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傳播給孩子,給他們帶去新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增加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興趣。希望能夠對其人生態度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對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學習有所啟發。帶去大學生對他們的一份關懷,同時也能對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現狀作深入實際的考察

指導思想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廣泛動員組織青年學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於引導青年學生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
偉大實踐中,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知青支教4+7的宗旨是
我們的付出,只為你們的微笑

活動領域

偏遠地方的國小、武漢市志願者服務平台、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校內

活動地點

湖北省、貴州省

團隊成長史

第一屆

負責人:陳迪勝

支教時間:2010年7月10日—2010年7月25日
支教地點:湖北省天門市皂市鎮笑城村新農村示範基地國小

第二屆

負責人:周武
成員:周武、胡影麗、向洪林、徐維婷、萬玲玲、王曉芬、邢中立、管盼、張俊峰、黎宏、陳英、丁大磊
支教時間:2011年7月8日—2011年7月23日
支教地點:湖北省天門市巾河國小

第三屆

負責人:聶明、何益明、張迪
團隊成員:聶明、何益明、張迪、胡瓊、肖錦、唐嗣雲、栗志乾、徐琳燕、林玲、胡曉慧、熊書嫻、黃夢竹
支教時間:2012年7月6日—2012年7月21日
支教地點:湖北省監利縣柘木鄉聶河國小
成果:受到電視台及一些知名媒體跟蹤報導,並獲得校級優秀團隊、院級先進團隊

第四屆

負責人:聶明、何益明、唐嗣雲
團隊成員:招募中•••••
支教時間:2013年7月15日—2013年8月1日
支教地點: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華太希望國小
第五屆
負責人:劉露、王夢蘭
團隊成員:唐嗣雲、凌晨、許黎、左美玲、潘玉雷、左念念、周春芳、王樂群、劉宗虎、陳輝、駱力、塗家連
支教時間:2014年7月15日—2014年8月1日
支教地點:湖北省隨州市府河鎮東方國小

第六屆
負責人:駱力、周春芳
團隊成員:凌晨、管仲豪、熊聰、江城煦、張磊、王婷婷、萬莉、梁婆姑、潘粵萍
支教時間:2015年7月12日—2015年7月28日
支教地點: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中心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