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博物館[負責人]

7月1日,一位47年前在黑龍江插隊下鄉的老知青沈建平,站在玻璃展櫃前,和自己的秋衣合了張影。紫色的秋衣洗得發白,但還能清晰看見胸前巨大的“獎”字和沈建平當時所在的兵團番號。瀏覽著三個展廳的展品,沈建平認出了當年戰友們的物品——軍大衣、醫學教材。

事件

在全國巡展兩年之後,遠在東北邊陲小鎮的黑河知青博物館在京城鳥巢落了戶,正如它的負責人潘忠林所說,“等於黑河館在北京鳥巢開了分館”。然而在引發一代人青春記憶的同時,也遭致了激烈的批評和輿論爭議,北大教授賀衛方甚至指責它“將罪惡變成了偉業”。

這家占地1600平方米,耗資超過400萬的知青博物館鳥巢展,被港媒稱為“北京首家知青博物館”,雖然潘忠林不太認可這個說法,但他還是覺得,比之十八大之後蜂擁而出的知青博物館,自家的可以“理直氣壯”地稱為“客觀”,因為“無論從內容、形式設計上,還是國家、省市層層審批上,都是立得住的”。

文革經歷

自1955年開始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1962年被納入了國民計畫,直到1978年宣告結束,這場延續20多年的運動永遠改寫了將近2000萬名年輕人的命運,他們中斷了學業,進入農村。學界流傳最廣的觀點是,上山下鄉是為了解決城市糧食短缺和就業問題,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知識青年下鄉“接受再教育”和“思想改造”並非只是宣傳之詞。

由於期間經歷了文革十年浩劫,人們在對待知青歷史時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在7月2日的微博中,賀衛方說:“不久前我曾參觀預展,有關人士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參與策劃,無怪乎展覽強烈的文革歌德派傾向,知青以及十年浩劫的苦難一點都不提。”在6日的微博中,他又給知青博物館提出建議,認為:“知青展應通過解說和各種實物展現:1)作為文革組成部分的知青運動;2)反智主義與知青下鄉;3)對下鄉的擁護與抵制,事例如李慶霖事件;4)廣闊天地中的苦難。書信歌謠圖畫及文學作品;5)那些真實和虛假的英雄人物;6)風起雲湧的返城抗爭;7)傷痕文學裡的知青。”

國企

認證為前《國企》雜誌社研究部主任的郭松民在4天后對賀衛方提出反駁,直指其是“雞永遠理解不了鷹”,並讚揚知青運動的優點:“知青運動的本質,是防止工業化進程變成對農村的單方面榨取,也是為了防止中國從一個有機的共同體分裂成兩個對立的社會。”

人大教授張鳴與賀衛方有著類似的觀點:“把人人為地投入到災難之中,然後拚命強調這個災難對箇中人的鍛鍊。現在說知青下鄉運動好的人,都是這樣乾的。別客氣,請你們把你的子女,孫子孫女也行,放到最艱苦西北農村,幹上8年。”

展覽館由來

我們首先在黑河建立了黑河知青博物館,這個建的比較早,是2009年開的館,那個時候全國各地沒有知青館。我們這個館開得也很艱難,當時寫完了大綱之後,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上一級的,比如省文化廳,都不大敢批。

後來趕上有一個機會,我們遇到了時任中宣部常務副部長的龔心瀚,他本身是知青,所以他的知青情結很深,於是我們就把這個大綱給了他,他找了一些專家給審,黑龍江省文化廳又組織專家給了論證,這樣這個館才能夠得到上級的批示。

我是2012年退居二線,之後,我就帶著知青博物館開始在全國巡展。因為黑河館比較偏僻,全國各地的知青,有很多想去而去不成,後來我們就考慮在全國巡展,但巡展費用比較高,也還是滿足不了知青需要。我們在北京的地質博物館展了一個月零六天,大概是有十來萬觀眾,我們到其他地方都是展一周,也就是三萬多觀眾,根本就不能夠知青的要求,所以我們才決定在北京建館。2013年在北京展覽期間,我接觸到了中國萬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就開始和他們談合作的事。他們在鳥巢有兩萬平米的場地,給我們提供了三個廳,我們建了這個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