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協同

知識協同

知識協同是指知識管理中的主體、客體、環境等達到的一種在時間、空間上有效協同的狀態,知識主體之間或“並行”(Parallel)或“串列”(Serial)地協同工作,並實現在恰當的時間和場所(即空間,包括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將恰當的信息和知識傳遞給恰當的對象並實現知識創新的“雙向”或“多向”(也包含“單向”)的多維的動態過程。知識協同是知識管理的高級階段。知識協同具有時間上的準時性、目標(對象)的準確性、知識流的多向性等特性。

概念

知識協同是指知識管理中的主體、客體、環境等達到的一種在時間、空間上有效協同的狀態,知識主體之間或“並行”(Parallel)或“串列”(Serial)地協同工作,並實現在恰當的時間和場所(即空間,包括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將恰當的信息和知識傳遞給恰當的對象並實現知識創新的“雙向”或“多向”(也包含“單向”)的多維的動態過程。知識協同是知識管理的高級階段。知識協同具有時間上的準時性、目標(對象)的準確性、知識流的多向性等特性 。

知識協同(Knowledge Collaboration,KC)是知識管理的協同化發展階段,在以“知識協同”為主要標誌的知識管理階段,大多數公司是以協同/協作、共享、合作創新為主題,通過實踐社區、學習社區、興趣社區、目的社區等進行知識的協同和互動。知識協同是可以看成是組織的一種能力,它能將合適的信息在合適的時間傳遞給合適的人。知識協同是一種“活動”,例如協同開發、協同著作等;活動中參與成員努力進行個人的知識創造,並最終形成有價值的成果。

要素和特點

知識協同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知識協同包括4大要素,包括知識主體(即知識活動的參與成員,知識主體組成“空間”的概念,見後面的解釋)、知識客體(即知識)、時間、環境(包括“軟環境”如文化環境,以及“硬環境”如計算機環境等);2)知識協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強調知識傳遞的時間、對象、空間“準確性”,即時間的準時性、目標(對象)的準確性、知識流的多向性、知識傳遞的動態性等;3)知識協同強調“動態性”,即在不同的時刻知識的主體和客體所處的狀態是不同的,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斷地發生改變;在一般情況下,由於眾多知識主體在“知識協同”活動中的不斷參與和個人知識創造,“知識客體”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價值也會越來越大。

運行模式

知識協同呈現出三維運行模式,該模式涉及知識維、空間維和時間維等三個維度:① “知識維”代表不同知識主體擁有的不同的“知識客體”(用知識元來表示)。知識主體在知識協同活動中,利用所擁有的知識以知識“項目”為目標參與進行個人或團隊的知識創造。② “空間維”代表的是由不同的知識主體形成的“空間”。“空間”可能是“實體空間”,如處於相近地理位置的成員形成的空間,如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團隊,或企業的產品研發團隊,也可能事在不同地點(可以是跨科研團隊、跨企業、跨國等)的兩個或多個知識主體形成的團隊空間,還可以是通過網際網路形成的“虛擬空間”,如虛擬科研社區,這些團隊成員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約束地通過網際網路實現快速的“知識協同”。③“時間維”由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可以按年、月或天,有的需要準確到“時”,甚至更小的單位)。知識協同與時間“高度相關”,如果在一個知識項目中某個知識主體不能做到在“恰當的時間”將恰當的知識傳遞給恰當的對象,那么可能會導致該項目不能及時完成甚至失敗。此外,“時間維”的確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按照知識項目的“生命周期”而定,即要至少滿足一個“生命周期”的時間。

由圖中還可以看出:

1)不同的知識主體(成員)形成不同的團隊,每一個團隊構成一個“平面”(或一個小範圍內的“塊”);

2)不同的知識主體成員在不同的時間內利用自身所擁有的“知識”進行知識的創造(如個人的知識創新),並與團隊內或團隊外的其他成員進行協同互動活動;

3)知識在不同的知識主體之間發生著知識的“流動”(即知識轉移,由箭頭來表示)。

易見,知識協同是知識主體對知識客體在時間、空間進行協同互動,產生知識的流動,並形成知識創新的成果的過程。

由知識協同的三維模式可以衍生出知識協同的二維模式(如基於“時間—知識主體”知識協同的二維模式)。

知識網路

知識協同與知識網路知識網路(Knowledge Network,KN)最早由Beckmann正式提出,他認為知識網路是由多種組織間建立關係,實現知識在不同組織間共享,以形成集知識創新、知識整合和知識共享等功能的網路結構體系。知識網路是一種由結點及結點間的聯繫而組成的知識系統。知識網路可以適應組織知識管理的需要,有效彌補知識管理運作中存在的知識缺口,知識網路是基於組織知識鏈中的知識管理環節與能為其提供所缺知識的外部組織進行合作所相應構成的網路體系。不同團體之間的科學研究或項目的合作,很多時候表現為“知識網路”的結構,因此有學者知識網路的理論嘗試探討“知識協同”相關的問題。Haythornthwaite認為跨學科之間的合作研究需要相關人員之間進行有效的“知識協同”,否則很難進行有效的合作研究。Ohira等人利用社會網路方法分析和探討了跨項目團隊的知識協同的問題,而建立在社會網路基礎上的知識主體之間的知識協同和協作必然形成一種“知識網路”。知識網路可以促進跨學科、跨語言和跨文化的知識交流。在知識協同過程中,知識主體、客體等之間的協同化的動態互動過程,必然會產生“聯繫”(Ties),從而構成由知識主體組成的知識網路。因此,可以用知識網路來表示知識協同的狀態。下面從知識網路的視角對知識協同作進一步的分析。

轉化

通過知識協同的二維模式,可以得到知識協同過程中到 ti時已經發生的知識主體之間聯繫對應的鄰接矩陣 Z。因為知識協同的路線圖中知識主體之間的聯繫是“有方向”的,所以矩陣Z是一個非對稱的矩陣,而且是一個稀疏矩陣(稀疏矩陣是指在一個矩陣中只含有一少部分非零元素,而其餘的元素均為“0”元素)。進而,利用相關軟體(如UCINET軟體、Pajex、GRADAP軟體等)可以得到鄰接矩陣相應的“知識網路”圖。通過知識網路圖可以分析知識協同活動中知識主體參與的程度(如通過分析出度、入度、網路密度、中間中心度和中間中心勢、凝聚子群分析(包括 n-派系、 k-從)等,分析知識協同活動的情況)。

“知識網路”是對“知識協同”的較好的描述形式,它反映了截至當前時刻 tj已經發生的知識主體之間的聯繫的狀態,即“總的狀態”。知識協同與知識網路有著一定的對應關係。因此說,知識協同與知識網路有著本質的聯繫,通過知識網路可以對知識協同有一個很好的了解。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單獨的某個“知識網路”不能反映知識協同中不同時刻( tn)的知識主體的“聯繫”的狀態,即不能反映知識網路與時間序列的相關性,因為在不同時刻,知識網路的狀態是不同的。這也反映了知識協同與知識網路的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