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尖蚧蚜小蜂

矢尖蚧蚜小蜂,Aphytis yanonensis DeBach et Rosen,昆蟲綱、膜翅目、蚜小蜂科,寄主昆蟲矢尖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矢尖蚧蚜小蜂
拉丁學名:Aphytis yanonensis DeBach et Rosen
綱:昆蟲綱
目:膜翅目
科:蚜小蜂科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矢尖蚧
寄主危害作物:柑桔

形態特徵

成蟲:雌成蟲體長1.10-1.21毫米。體黃色。複眼橄欖色;單眼紅棕色,排列成鈍三角形。觸角6節,柄節長約為寬的4.95-5.25倍,明顯長於捧節;梗節比第3索節長;第1索節稍具梯形,第2索節兩側近對稱,比第1索節短而寬;棒節比第3索節寬很多,大約長2.7-2.95倍。小盾片通常4稂剛毛。並胸腹節相對地長而寬大,約為後胸背板的3.95-5.5倍。前翅稍寬闊,長為寬的2.18-2.49倍;透明斑的基向S區有48-60根剛毛排成5-6行。亞緣脈與緣脈和在S區的接合處的下面連線有很微弱的雲。胸腹板具有過多的色素, 但比相近的更蒼白。足黃色。
雄成蟲罕見,體長0.92-0.93毫米。與雌蟲相似,主要不同點在於觸角較短,胸部剛毛更蒼白,腹板色素更顯著和
卵:長橢圓形,卵徑長0.10-0.20毫米,寬0.07-0.10毫米,一端略尖稍上彎,無色透明。
幼蟲:卵圓形,體長0.45-.76毫米,寬0.44-0.55毫米。體乳白色,半透明,可見體內暗紅色橢圓形的內臟,全身可分14節,第1-4節較其他體節寬厚,第6節較寬。
前蛹:透明無色,體長0.60-0.80毫米,寬0.30-0.40毫米。頭部複眼隱約可見,胸部最寬,腹部末端略收窄,內 髒紅色消失。
蛹:黑褐色,體長0.70-1.10毫米。寬0.30-0.40毫米.

生物學特性

生活史

王代武等(1986)報導,矢尖蚧蚜小蜂在重慶桔區一年可發生11-12代,主要以幼蟲越冬,占90.7%,也可以蛹越冬,占9.3%。經1982年3-4月調查,越冬死亡率為22.6-37.8%,其中幼蟲死亡率為29.5-73.3%,蛹死亡率為2.8-26.8%。
矢尖蚧蚜小蜂的歷期隨氣溫的高低而變化。在日平均溫霄10.6,19.5,26.3,27℃下,完成一世代分別需要163.827.5,17.4和15.7天。在26℃下平均卵期為2天,幼蟲期9天,蛹期(包括前蛹期)為6天。卵至成蟲的發育起點溫度為10.3℃,有效積溫為237日度。

生活習性

成蟲多疾速爬行於葉面,彈跳力強,有趨光性。羽化多在傍晚8時至翌晨8時,占羽化總數的88.4%,上午8時至12時占6.4%。
矢尖蚧蚜小蜂為單雌孤雌生殖的一種體外寄生蜂,多單個寄生於矢尖蚧未產卵雌成蟲的腹面。雄蟲罕見,對生殖是不需要的。
成蟲產卵前期為1天,最長3-4天。產卵期一般1-2天,最長10-19天。單雌一生產卵最少1-3粒,最多14-25粒,日產卵可達7-8粒。羽化後第2天開始產卵,第3天即達產卵高峰,占總產卵量的37.9%,第5天累計產卵數達69.2%,此後產卵逐漸減少,至第7天和第10天,分別達84.2%和93.2%.成蟲餵蜂蜜水的平均壽命為9、8天,最長16天;不餵食平均4.1天。最長8天。
卵在16-26.5℃,相對濕度78-84%的條件下,卵孵化率為98.6-I00%。多種殺蟲劑對其幼蟲和蛹的毒殺能力較低,但成蟲對藥劑的毒害非常敏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