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縵雲

1913年返回故鄉,在友人的資助下,在城廂鎮開設蕭山醫院,欲以醫報國為民。 1927年初,中共黨組織派宋夢岐等來蕭山工作。 1928年初,與國民黨組織脫離關係。

基本信息

瞿縵雲(1883—1962),又名憲文,蕭山大橋鄉(今河上鎮)大橋村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考入杭州廣濟醫學專科學校。1911年武昌起義後,他毅然離校,參加辛亥革命,到廣州、漢口、上海等地活動,任少校軍醫,並加入國民黨。1913年返回故鄉,在友人的資助下,在城廂鎮開設蕭山醫院,欲以醫報國為民。1927年初,中共黨組織派宋夢岐等來蕭山工作。當時國民黨蕭山縣黨部在宋夢岐、傅彬然等共產黨員的參與領導下,民眾運動蓬勃開展,瞿縵雲受之影響,投入革命行列。同年4月2日,蕭山數萬農民為改善生存條件到杭州舉行遊行請願,瞿是主要發動者之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宋夢岐被捕,瞿不顧個人安危,承擔起保護共產黨員傅彬然和上級黨組織的秘密通信聯絡的重任,並毅然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被批准入黨。是年下半年,瞿利用國民黨蕭山縣黨部執行委員和農協執委的合法身份,在南鄉和西鄉領導開展農民運動,組織成立農民協會,實行“二五”減租。其間曾賣掉醫院回到家鄉,任中共大橋村支部書記,並以養正國小校長的名義繼續黨的工作。1928年初,與國民黨組織脫離關係。後瞿輾轉上海、南京、西安等地,抵達蘭州,遵照黨的指示,在國民黨軍隊內開展工作,借醫療工作之便掩護同志,還用個人收入的一部分捐助黨組織。1937年3月到達延安,先後擔任抗日軍政大學衛生處醫務主任、抗大分校衛生科長、中央直屬衛生處門診部主任、中央幹部療養所醫務主任、中央黨校衛生科長等職。因醫術高超,工作負責,在1942年瞿60壽辰時,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贈“老當益壯”四字祝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