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中文名:睫毛茸杜鵑(原亞種)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ciliicalyx
亞組中文名:有鱗大花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Maddenia(Hutch.)Sleumer
組中文名: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亞屬中文名:杜鵑亞屬亞屬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科拉丁名:ERICA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內容
形態特徵:灌木,高1—2米。幼枝褐色,疏被鱗片,密被黃褐色剛毛,老枝灰白色,莖皮剝 裂狀,鱗片和毛被不存在。葉片長圓狀橢圓形、狹倒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4.5—7 (--9)厘米,寬1.5--3(--4.5)厘米,頂端銳尖,基部變狹成楔形,幼葉邊緣疏被睫毛 狀剛毛,上面幼時疏生鱗片,網脈明顯,下面灰綠,密被褐色鱗片,鱗片略不等大,相 距為其直徑的1/2至1.5倍,中脈在上面下陷,在下面明顯凸起,側脈約8對,纖細; 葉柄長0.6—1厘米,疏生鱗片,幼時於兩側明顯著生黃褐色剛毛。花序有花2--3朵, 傘形著生;花梗長0.6—1厘米,密被鱗片;花萼外面密被鱗片,波狀5裂,或裂片三 角形,裂片大小有變異,長可達6毫米,邊緣有長剛毛或有時無緣毛;花冠寬漏斗狀, 長3—5厘米,淡紫色、淡紅或白色,花冠筒外面至基部被微柔毛,不被鱗片,花冠裂 片卵形,與筒部近等長,邊緣波狀,雄蕊10,不等長,不伸出花冠,花絲下部被疏柔 毛,花葯長6毫米;子房5室,稀6室,密被鱗片,花柱與雄蕊近等長,下部1/2被鱗片。蒴果長圓狀卵形,長1—2厘米,密被鱗片。 花期4月,果期10—12月。產地分布:產雲南西部至東南部。生於混交林、石山灌叢、乾燥山坡,海拔(1000--) 1 700—3 100米。越南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於洱源縣境內孟獲營附近白沙河。
參考文獻:Rhododendron ciliicalyx Franch.Subsp.Ciliical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