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斑阿胡蝦虎魚

睛斑阿胡蝦虎魚

睛斑阿胡蝦虎魚是硬骨魚綱鱸形目中的一種魚,腹鰭呈吸盤狀的魚類,體型小。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中文名:斑阿胡蝦虎魚

學名:Awaousocel&r&

命名者:Broussonet,1782

知識拓展

所屬分類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輻鰭亞綱

目:鱸形目

亞目:蝦虎魚亞目

體型:狹小,腹鰭呈吸盤狀。

蝦虎魚亞目知識

蝦虎魚亞目(Gobioidei)魚類統稱蝦虎魚類,它是鱸形目PERCIFORMES中一群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或腹鰭互相造近不形成吸盤、以暖水性為主的海洋或淡水小型魚類。在歐洲和美洲,蝦虎魚類稱為goby、gobius,並者源自拉丁語“Gobi”,後者源自希臘語“Kobios”,意思是指一種或一群無經濟價值或無食用價值的小魚。由於蝦虎魚類中除少數種類外,大部分種類少有經濟價值,且個體小,對它們的研究長期被人們所忽視,其魚名也少有人注意。

蝦虎魚亞目魚類是現生的鱸形目魚類中最大的一個類群,全世界蝦虎魚類有9科(Akihito2002;Nelson,2006),270屬,約2211種(Nelson,2006)。它們廣泛分布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南、北美洲及歐洲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水域中。中國地處亞洲東部,跨越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水域,沿岸地形複雜,有珊瑚礁區、岩礁區、灘涂區和石礫區,島嶼星羅棋布,境內河川縱橫交錯,是蝦虎魚類生息的最好場所,因而中國也是世界上蝦虎魚類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現有蝦虎魚類9科5亞科106屬307種(其中有一新種),占世界蝦虎魚類總數2211種的13.9%。

在中國,由於蝦虎魚類體型小,數量少,多數種類無經濟價值,因而對它的研究長期以來乏人問津。早在20世紀30-40年代,我國學者就開始對蝦虎魚類進行研究和報導,受條件的限制,當時僅有局部水域的採集及零星的報告,缺乏大範圍的調查和系統研究。直到50年代,我國魚類學家鄭葆珊教授先後對黃海、渤海及南海的蝦虎魚類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全面的調查和採集,其研究成果於1955年、1962年分別發表在《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和《南海魚類志》中。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國著名魚類學家、恩師朱元鼎教授和著者開始對東海的蝦虎魚類進行比較系統的調查和採集,經過多年的整理,其研究成果見於1963年出版的《東海魚類志》中的蝦虎魚亞目。從1975年開始,著者參加了由朱元鼎教授主持的福建海洋及淡水蝦虎魚類的調查,其研究成果見於1984-1985年出版的《福建魚類志》。1977年,著者在國家水產總局南海水產研究所主持下對南海諸島海域的蝦虎魚類進行較大範圍的調查採集,其研究成果見於1979年出版的《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1983-1987年,著者參加了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主持的對海南島及廣東的淡水及河口蝦虎魚類所進行的大範圍調查,其研究成果見於1986年出版的《海南島淡水及河口魚類志》和1991年出版的《廣東淡水魚類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