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白[眼睛構成的一部分]

眼白[眼睛構成的一部分]
眼白[眼睛構成的一部分]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眼球壁的主要組成之一。是眼球纖維膜的後5/6部分。前方聯接角膜,後方與視神經的鞘膜延續。鞏膜在視神經穿出部附近最厚,愈前愈薄,在肌腱附著處又復增厚(鞏膜厚度:後極部1mm,赤道部0.4~0.5mm,直肌附著處0.3mm)。其與角膜交界處,外面有環形的角膜溝,深部有鞏膜靜脈竇。小兒的鞏膜為淺藍色,成年為白色,老年因脂肪沉著而帶黃色。鞏膜結構堅韌,有支持和保護眼內組織的作用。

鞏膜有關的疾病

鞏膜炎是鞏膜本身的炎症,比鞏膜表層炎嚴重,反覆發作會導致鞏膜變薄,常因波及眼內組織而引起許多併發症,嚴重者可導致失明。本病多見於壯年人、女性多於男性,有半數雙側先後發病。

鞏膜炎的原因與表層鞏膜炎相似,但更多伴有全身膠原性疾病,故屬於膠原病範疇而與自體免疫有關;此外與肉芽腫病如結核,代謝性病如痛風、甲狀腺毒症,感染性病如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等病亦有關係。

鞏膜炎分型

鞏膜炎分型在臨床上一般可分為五型。

結節性前鞏膜炎

本型起病緩慢,但常逐漸發展,鞏膜淺層及深層血管均充血,外觀呈紫紅色或暗紅色。鞏膜本身因炎症浸潤腫脹而形成結節,不能推動,但與上面的表層鞏膜組織分界清楚,約有半數以上僅為一個結節。患眼一般自覺疼痛或有壓痛,但在炎症未波及眼內時視力可不受影響。

瀰漫性前鞏膜炎

本型預後較好,通常全身狀態較佳。臨床表現比結節性前鞏膜炎更為瀰漫的深淺層充血,約有1/3病例侵犯全周,嚴重者由於球結膜高度水腫,無法看到鞏膜情況,此時可滴腎上腺素,使淺層血管充血消退後來幫助診斷。

壞死性鞏膜炎

這是破壞性較大的一種鞏膜炎,大多見於女性,常雙眼患病,症狀較其它型為重。晚期大部分出現眼內其它合併症,且多影響視力,多表現為局限性鞏膜炎病灶。隨著病情急劇發展,鞏膜外層血管可以發生閉塞性脈管炎,在病灶上面及周圍區出現無血管區,此乃本型的重要特徵,病灶可以局限化亦可蔓延擴展,如治療不及時,鞏膜將陷於壞死,而暴露出葡萄膜,或因有高眼壓而形成鞏膜擴張。

穿通性鞏膜軟化

又名壞死性鞏膜軟化,此病較為罕見,患者多為年逾50歲的女性,一般為雙側發病,但雙眼程度常不一致,發病隱伏,進展緩慢。約半數患者伴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眼疼痛輕微,炎症也不明顯,但鞏膜首先出現無血管區,隨即鞏膜組織發生軟化壞死,表面呈灰色或黃色,以後變薄甚至完全消失,暴露出下面的葡萄膜組織,擴張的鞏膜可因受壓而穿破,在壞死區的邊沿可見有較粗血管,其上覆蓋著薄層結締組織,預後視壞死區大小而定,但一般不良。

後鞏膜炎

此型罕見,多單眼發生,患者常有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因病變位置不在前部,在診斷上有一定困難。臨床表現為劇烈眼痛、視蒙、復視、球結膜水腫,眼球稍形突出,並常有運動障礙,反覆發作可使鞏膜變薄,形成後葡萄腫或甚至穿破;此外,還可並發角膜炎、葡萄膜炎、滲出性視網膜脫離、視神經乳頭水腫、白內障及青光眼等。本型鞏膜炎與眼眶蜂窩組織炎的鑑別點在於前者的球結膜水腫遠較後者劇烈,但眼球突出度則不如後者明顯。

各型鞏膜炎治療均應加強營養,改善全身情況,眼部滴擴瞳劑。非皮質類固醇消炎藥,如羥保泰松或消炎痛對鞏膜炎有效,皮質類固醇局部套用雖有一定消炎作用,但必須謹慎,因有減薄鞏膜組織的潛在危險,而且可能對一些患者引起眼壓增高。個別嚴重病例可在嚴密觀察下試用免疫抑制劑;對壞死性鞏膜炎穿破的病例,亦可考慮作異體鞏膜移植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