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10攻擊型直升機

直10攻擊型直升機

機長:14.10米 旋翼直徑:13.00米 航程:1120公里

武直10”計畫主要由哈爾濱飛機製造總公司(HAMC)負責,同時也有西方國家參與研製,比如義大利,德國,法國等等。 
機長:14.10米
機高:3.84米
空重:5100公斤

直10的圖片,應該是真的直10的圖片,應該是真的

旋翼直徑:13.00米
航程:1120公里
最大起飛重:6000公斤
尾槳直徑:2.58米
爬升率:11/秒
實用升限:6400米
有地效懸停升限:?米
巡航時速:115公里 
無地效懸停升限:2000米
最大時速:258―295公里
續航時間(25分鐘余油)3小時45分。

 “直-10”武裝直升機一直以來是廣大軍事迷關注的熱點。近日網上第一次出現了武“直-10”的試飛圖,雖然很模糊,但仍然引起了網友的極大熱情。 據傳,武“直-10”的原型就是歐洲的“虎”式,其功能已居世界直升機前列,它主要的任務是為樹梢高度戰場遮斷,消滅包括敵地面固定和機動的有生力量,併兼具一定的空戰能力...
一、武“直-10”的總體布局
 採用的是4片槳葉的半剛性鉸接式旋翼,槳葉用碳纖維纏繞樑和蜂窩複合材料夾層結構蒙皮製成,前緣附有鈦防蝕帶,後緣有金屬調整片。機身中部裝有懸臂樑式短翼,展弦比較小,前緣後掠。武直-10還繼承了Z-9式的涵道式尾槳和飛行傳動系統。主槳由4片全複合材料槳葉構成,直徑約為12米,尾槳為11片彈性玻璃纖維寬葉。不可收放的後三點式起落架,而機體最大限度地採用了複合材料。縱列式前後駕駛艙布局,座椅採用了能吸收撞擊能量的座椅,座椅兩側和後方均裝有防護裝甲,風檔和座艙之間的隔板均採用防彈玻璃,厚度是38毫米左右,可以承受12.7毫米槍炮的遠距離攻擊,但是近距離就不行了。油箱置於機身中央,油箱外有複合材料加以保護,旋翼葉片上也有絲狀玻璃纖維包裹,以抵抗彈片的攻擊,另外還有最新研製的“浴火96”,該裝置由垂尾前後端的一組雷達警告接收器和發動機上方的雷射告警接收器與機載有源,無源干擾器自成一體,有自動保護程式,也可由駕駛員人為控制。其它電戰裝置還包括安裝在座艙前的IFF敵我識別器等等。

二、武“直-10”機載雷達

目前世界上的武裝直升機普遍都安裝了機載雷達,以提高對地攻擊能力和武器發揮效率,趕上世界潮流的我國武直10也不列外,採用了一種工作在35吉赫(Ka頻段)上的毫米微波雷達。由北方電子研究所研製的,雷達可以將其他的機載感測器系統和處理器一起配合,用語對戰術目標進行搜查,定位,目標分類,威脅優先排訓和火控。雷達的電子設備包括了射頻電路和處理器:其中的電子雷達中是由兩個獨立的可現場更換的組件組成,也就是地功率是射頻裝置以和可程式信號處理器,總的重量是69.5公斤,達到了小型化,多功能化的要求,這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先進的。而在瞄準具這一方面,武直-10和武直-9”一樣,採用了類似OH-58D的頂置瞄準具,使它可以隱蔽地觀察和瞄準目標,而不必暴露機身。其實在1996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國的613所已經展示過這種瞄具。而火控系統為類似法國“星夜”(Starry Night)的數字一體化設計。后座武控官可利用國產頭盔瞄準具,結合機鼻球形FLIR,可以為機頭下方的23毫米機炮和外掛武器標定目標。

三、武“直-10”航電設備

 航電設備採用的是法國的制數位化系統。導航系統為3軸gyrolaser+RadioAltimeter+Doppler Radar+GPS。座艙內前後都有平顯(HUD)和3具多功能低頭數顯(MFD),(外加一些主要飛航儀表的指針式backup)結合HOTAS的模式切換控制系統,武直-10所配備的夜視鏡以飛行員習慣的方式提供信息,使用方便。此外還裝有微光電視、雷射測距儀、頭盔目標指示器、全球定位系統等,對觀察、識別、跟蹤目標和導航都大有幫助。利用地球物理場進行極值曲線導航的高精度導航系統,能可靠地引導直升機飛行;地形跟蹤系統能保證直升機在複雜地形上空,以10至15米的高度貼地飛行,能及時規避危險的障礙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