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譯者序
引言 資本主義的成就與缺陷 / 1
第1章 持續貧困 / 15
貧困的原因 / 17
解決貧困問題 / 21
關於美國貧困問題的一點看法 / 23
第2章 日益嚴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 / 27
托馬斯·皮凱蒂登場 / 29
收入是如何分配的 / 30
不平等的危險 / 36
縮小收入差距鴻溝的政策建議 / 39
第3章 受苦的勞動者 / 57
組織工會 / 59
最低工資的問題 / 60
幫助工人獲得基本生活工資的其他建議 / 65
工人的工作滿意度問題 / 67
第4章 在自動化時代創造就業 / 71
技術進步的影響 / 72
更多的人口,更少的工作 / 75
誰受的影響最大 / 77
經濟成長放緩了嗎 / 78
獲得新技能 / 79
鼓勵企業家精神 / 80
援助失業者 / 82
第5章 逃避承擔"社會成本"的企業 / 85
規避社會成本的企業 / 87
保護公共品 / 89
壟斷和進入壁壘 / 90
第6章 環境開發 / 93
氣候變化和能源需求 / 95
環境保護運動的興起 / 96
企業環保意識增強 / 97
繼續困擾我們的環境問題 / 98
世界能夠生產足夠的糧食嗎 / 100
第7章 經濟周期與經濟不穩定 / 103
經濟周期的難題 / 104
市場動盪加劇的難題 / 107
動盪的根源 / 110
第8章 狹隘利己主義的危險 / 121
個人主義和自力更生的例證 / 122
團隊精神的例子 / 125
企業的社會責任 / 128
第9章 債務負擔與金融管制 / 131
2008年大衰退之前 / 132
大衰退中的美國(2008~2011年) / 134
收入不平等加劇 / 137
家庭債務 / 139
美國經濟體系的金融化 / 142
出路:金融體系的管制措施 / 145
第10章 政治是如何損害經濟的 / 151
遊說 / 152
賄賂和腐敗 / 156
政府管制和稅收政策 / 160
超級富豪的影響 / 161
第11章 資本主義的短期行為 / 165
長期投資問題 / 167
維護和改善基礎設施 / 168
第12章 可疑的市場產出 / 173
我們的食品健康嗎 / 174
槍枝又如何呢 / 175
廣告如何塑造我們的需求 / 176
公共物品與服務的質量問題 / 179
第13章 正確設定GDP增長率 / 183
緩慢增長派 / 185
理性消費派 / 186
穩態經濟派 / 187
如何改變消費主義文化 / 188
兩個懸而未決的主要問題 / 190
第14章 創造幸福 / 193
國民總幸福 / 197
物質主義對幸福的作用 / 198
不藉助物質主義而獲得幸福 / 200
幸福與收入不平等 / 203
結語 / 205
注釋 / 208
出版說明 / 218
譯者序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1931年出生於美國,是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榮譽教授,全球聞名的管理學家,被譽為"現代行銷學之父"。2005年,《金融時報》面向全球25個國家的1000位企業高管,調查最具影響力的行銷大師,科特勒排在彼得·德魯克、比爾·蓋茨和傑克·韋爾奇之後,位居第四。《金融時報》這樣評價科特勒,"在任何一部有關管理學或行銷學大師的論著中,至少有一章要論及科特勒的貢獻"。
作為一位行銷大師,科特勒起初受到的卻是經濟學專業訓練,在米爾頓·弗里德曼、保羅·薩繆爾森和羅伯特·索洛這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指導下,科特勒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深厚的經濟學理論背景和豐富的企業諮詢經驗,使科特勒能夠洞悉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淺出地剖析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同時,三位論文指導教授和兩所經濟學研究學府,對於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所持的觀點鮮明對立,人所共知,受這種學術氛圍的薰陶,科特勒對資本主義的優點和缺陷均有深刻的了解,能避開一些極端的論調。
在資本主義形成與發展的數百年中,受到的批判至少與讚譽一樣多。本書指出的資本主義14個弊端,前人都曾不同程度地論及,如貧困問題、收入差距、環境問題、經濟周期、狹隘的自利主義、追逐消費、目光短淺、唯利是圖、政治腐敗,如此等等。與以往的批判相比,本書的新意主要在於以下三點。一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分析老問題出現的新動向,依據最新的數據和材料,梳理有關問題的新觀點、新思想以及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二是注重從微觀的角度,尤其是從作者所擅長的企業領域出發,對這些問題進行重新思考,比如收入不平等、政治腐敗和環境問題,與企業利用避稅手段來逃避稅收、通過遊說活動來影響政府政策、避免承擔由於負面外部性造成的社會成本等問題息息相關。從企業層面,深刻了解問題產生的微觀機制,也有助於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三是作者既分析資本主義問題所在,也在試圖系統地提出解決方案,希望能使之有所改進。
在實踐中,資本主義形態各異,從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來看,雖有起伏,但社會主義的成分和因素一直呈增長的趨勢,無論主流的意識形態和執政的政府是否明確承認這一點。資本主義的問題也一直存在,並演化出新的表現和特徵。
近百年的歷史還證明,市場經濟是促進經濟成長、增進民眾福利的有效方式,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也印證了這一點。市場經濟具有不同的形態,並且長期績效也存在很大差異。市場經濟制度也需要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才能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雖然本書以美國經濟為主要背景,但是書中涉及的很多問題,是市場經濟的共性,在我們國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關的分析也不妨借鑑。
譯稿根據美國管理協會(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AMA)2015年的版本譯出。譯文尊重作者原意,以保持原著風貌,但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並非嚴謹的學術論著,論據與觀點難免存在有失偏頗之處,譯者對作者表達的觀點,也並非全部認同。由於譯者水平所限,譯稿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予以指正。
郭金興
2015年12月於南開園
作者簡介
作者
菲利普·科特勒 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行銷學傑出教授。以行銷大師而聞名的科特勒受到過嚴格的經濟學訓練,他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師從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此後,又在麻省理工學院師從諾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和羅伯特·索洛,獲得博士學位。他出版的著作超過50本,包括最為暢銷的《行銷管理》。他現在居住在芝加哥。
譯者
郭金興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美國密蘇里大學訪問學者,台灣東吳大學客座研究員,經濟學博士。長期從事經濟發展與中國經濟問題研究,主持國家級課題兩項,省部級課題一項,2008~2014年主持"南開-瀟湘晨報指數"研究,出版《房地產虛擬性及其波動研究》《資本理論與貨幣理論》《〈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導讀》著作三部,翻譯阿瑟·劉易斯的《經濟成長理論》。
名人推薦
很多讀者需要一本關於資本主義的小書,以之作為進一步思考的起點。托馬斯·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銷售了20萬冊,但是,對這本大約500頁的著作,大多數讀者唯讀了前兩章就放棄了。在當今這個忙忙碌碌的時代,對深刻影響每個人生活的經濟社會體系,我們需要一種簡潔明快的解釋。
-- 菲利普·科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