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提督

直隸提督

直隸提督,全稱直隸古北口提督,清代武職官,武職從一品。駐北京密雲縣東北之古北口關城,掌管直隸轄區的清軍綠營,負責拱衛京師和守備河北、天津,和山東、山西、河南、遼寧、內蒙古的一部分。受駐保定的直隸總督節制。

基本信息

統轄

直隸提督統轄提標練軍五營,節制七鎮總兵,兼轄河屯一協、三屯等營。

提標:中營、左營、右營、前營、後營。

總兵七人。天津、正定二鎮俱順治元年置。其正定,康熙二十七年省,雍正四年再置。宣化鎮,康熙七年改鎮朔將軍置。馬蘭鎮,雍正二年改副將置。泰寧鎮,乾隆元年置,兼內務府大臣。大名鎮,道光元年改副將置。通永鎮,二十三年改陝西西安鎮置。

副將八人。山永協,順治六年置。通州協,八年改鎮置。河間協,康熙八年移真定協改置。開州協,雍正十年改參將置。督標中軍,十一年置。河屯協,乾隆元年改營置。大沽協,二十三年改營置。多倫諾爾協,光緒七年改都司置。

承德府河屯協:左營、右營。 密雲城守營,順義營,唐三營,三屯營,喜峰路,燕河路,建昌路,八溝營,建昌營,赤峰營,朝陽營,昌平營,居庸路,鞏華營,懷柔路,湯泉營,古北口。

職責

直隸提督為直隸一省綠營最高軍事長官。直隸提督統轄提標,節制七鎮總兵,兼轄河屯一協、三屯等營。主要負責直隸一地軍事訓練及作戰任務。按照清朝入關以來的直隸防禦部署,直隸提督駐紮古北口關城,以監視蒙古及口外方向為主要任務。

至兩次鴉片戰爭之後,外國列強從海上紛至沓來,京師地區因臨近海口而處於外來威脅的境地,直隸提督守土的責任就更加重大。直隸提督的職責在中法戰爭前後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擔任直隸天津海口地區防禦任務。其駐地也由古北口遷往蘆台,中法戰爭直隸解嚴後,直隸提督遂常駐蘆台,擔任北塘海口炮台的接應任務。提標練軍五營中除兩營留防古北口和朝陽地區外,其餘三營俱赴蘆台駐防。

關係

直隸提督與直隸總督的關係

直隸提督是直隸總督的軍事助手。按清代以文制武的制度規定,直隸總督為直隸一省的最高軍政長官,統領直隸全省文武官員,可以節制直隸提督,並調動直隸各鎮兵力,而直隸提督只有訓練之權,而無調兵之權。不過直隸提督的權力也在逐漸增大。早期直隸提督節制各鎮總兵,地位與各鎮總兵平夷,近代以來,各鎮總兵卻以下屬見禮拜見直隸提督。從清代的檔案奏摺來看,凡是直隸各鎮以下軍官的升遷罷黜,直隸總督與直隸提督均系聯銜上奏。近代以來,直隸地區戰事漸多,直隸總督更多倚重直隸提督發揮作用。

歷任提督

史榮椿、樂善、陳金綬、劉銘傳、傅振邦、郭松林、李長樂、葉志超、聶士成、呂本元、馬玉昆、薑桂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