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分臨淮郡置盱眙郡,治今江蘇盱眙,屬徐州。盱眙郡轄考城、直瀆、陽城三縣。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為屬郡,郡轄考城、直瀆、陽城三縣。
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間的地區為南兗州,盱眙郡改屬南兗州。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兗州從廣陵移治盱眙。
元嘉三十年(453年),廢南兗州,後復置,州治仍遷至廣陵。
齊建元四年(482年),北兗州州治由淮陰遷至盱眙,盱眙郡改屬北兗州。郡轄考城、盱眙、陽城、直瀆、長樂五縣。
梁,盱眙郡初屬北兗州,後屬淮州。武帝末(549年),淮南地區為東魏占領,於縣治置盱眙郡,屬淮州,郡轄盱眙、陽城、直瀆三縣”。後入北齊,盱眙郡仍屬淮州,郡轄考城、盱眙、陽城、直瀆四縣。
陳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於陳,九月改屬譙州,盱眙郡仍轄考城、盱眙、陽城、直瀆四縣。
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屬南兗州。後在盱眙郡治置北譙州,不久裁撤。
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於周,改屬揚州,郡仍轄考城、盱眙、直瀆、陽城四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盱眙郡,考城、直瀆、陽城三縣併入盱眙縣,屬江都郡。
相關詞條
-
劉姓郡望
象其他大姓一樣,劉姓郡望的出現、形成、演變和統一,也經過了從魏晉到唐宋近千年的漫長歷史過程。劉姓的郡望,無疑是在兩漢各支劉氏皇族的基礎上形成的。
郡望介紹 分類 -
盱眙之戰
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魏軍北撤途中圍攻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遭宋守軍頑強抵抗而失敗的作戰。
盱眙簡介 北魏·劉宋盱眙之戰 宋蒙盱眙之戰 -
盱眙人
盱眙縣地處淮河下游,洪澤湖南岸,物產資源極為豐富,是全國最早建縣的縣份之一。
盱眙縣歷史 盱眙縣範圍 盱眙縣地理環境 盱眙縣物產資源 -
盱眙
盱眙縣地處淮河下游,洪澤湖南岸,總面積2483平方公里,人均國土面積列江蘇省各縣(市)之首。轄14鎮5鄉,257個行政村(居),總人口74萬,境內地勢西...
概況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地理氣候 歷史名人 -
《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詩有感而作》
《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詩有感而作》是宋代強至寫的一篇詩詞,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詩有感而作
每歲欲甄群吏狀,是人思出大賢門。 孤生自恨方趨走,末跡無緣被薦論。 異日願公持大柄,畢身猶足望洪恩。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劉氏郡望
中國的每個姓氏,往往都有一些最著名的郡望。這些郡望,或為該姓的發源地,或者為一個美麗動人的歷史典故,往往都有它非常深刻的含意,不但能讓族人緬懷先祖,而且...
簡介 詳情 -
盱眙大雲山漢墓
盱眙大雲山漢墓 位於今江蘇盱眙大雲山山頂,考古部門根據墓穴規模,推斷盱眙東陽漢墓是王侯級別的漢代古墓,學者把其分為一號墓.2號墓.7號墓,一號墓主人和漢...
簡介 發掘 出土文物 墓主是江都王劉非 -
盱眙軍翠屏堂記
《盱眙軍翠屏堂記》為陸游作品。宋嘉泰、開禧年間,施宿出知盱眙軍,建翠屏堂,堂成,派人到山陰,請他的老朋友陸游作文記盛。開禧元年正月,陸游作成該文以應。
盱眙軍翠屏堂記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