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重心戰

“目標重心戰”,是孟憲生、衛渤兩位學者提出新的作戰理論。“目標重心戰”與以往戰爭實施方式最大的區別是:過去是根據手段,確定打擊目標;而今是根據目標,匹配打擊手段。能有效打擊目標的手段,就是好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講,有時一根“打狗棍”,也許勝過一顆核子彈。

戰略介紹

“目標重心戰”,是圍繞目標,直接達成作戰目的一種籌劃和實施戰爭的作戰方式。

“目標重心戰”是通過打擊或防衛對戰爭全局發展變化具有決定性影響的目標,達成戰爭企圖的作戰過程。

“目標重心戰”的核心思想,是把作戰視為由一系列目標組成的大系統,根據作戰要達成的政治目的和戰略意圖,科學確定要重點摧毀或保護的目標,並緊緊圍繞這些目標來使用力量、確定戰法、組織行動。

“目標重心戰”的邏輯起點,是信息化戰爭的體系對體系對抗,其節點的生存能力決定體系整體戰鬥力水平,重心目標的攻與防是制勝的關鍵所在,決定戰爭的成敗。

“目標重心戰”思想的提出是基於社會文明發展要求的“道勝”。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當今,以大量殺傷有生力量,甚至不計平民傷亡的作戰行動將遭受譴責。控制戰爭規模、減少戰爭傷亡、降低附帶損失,保護人的生命和財產,是人類社會政治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標重心戰”思想的提出是基於選擇打擊重心,實現作戰目的“威勝”。強調的是“點穴式”精確打擊,直接摧毀敵重要目標,破壞敵整體結構,從心理上和氣勢上威懾敵人。

“目標重心戰”思想的提出是基於最佳作戰效益的“巧勝”。按照先確定“誰能打”,再確定“誰打最有效、能打多少”的思路,選擇最適宜的打擊力量和最恰當的彈種彈藥,以形成最佳的作戰效益。

“目標重心戰”思想的提出是基於目標選擇與打擊過程的“力勝”。就是排列目標順序,優先打擊排序靠前的目標。特別是對重心目標,集中力量,以絕對的優勢,務必克敵。

“目標重心戰”思想的提出是基於效果評估調控的“廉勝”。從根本上有效地解決“打好打壞不知道、打多打少不明確”的問題,使火力毀傷行動更加精確高效。

“目標重心戰”思想是信息、目標、火力融合的理論核心。它改變了傳統觀念,推進了戰法創新,量化了指揮決策,突出了目標保障,對作戰理論、作戰行動、作戰保障的影響是強制性的。

提出背景

軍事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是提出“目標重心戰”的必然要求。

如今,新的戰爭形態是“三無”(無人、無形、無聲),新的作戰方式是“三非”(非對稱、非接觸、非線式),新型作戰力量是“三力”(空天作戰力量、信息作戰力量、“藍水”作戰力量),新的戰爭領域是“三間”(外層空間、網路空間、深海空間),信息化戰爭基本特徵是“三度”(精度、速度、強度),戰爭和作戰指導是“三控”(控制時間、控制空間、控制戰局)。

在這些新情況、新特點中,“三無”也是有物理實體目標的“三無”,“三非”是對具體目標作用的“三非”,“三力”是單個武器平台目標綜合作用形成的“三力”,“三間”是多個作戰目標點形成的“三間”,“三度”是對具體目標打擊形成的“三度”,“三控”是圍繞戰場眾多目標進行時間、空間、戰局的“三控”。

冷兵器戰爭依靠的是體能與技能,熱兵器戰爭依靠的是火力與規模,機械化戰爭依靠的是動能與速度,信息化戰爭依靠的是信息與體系。尤其是當今,充分的信息保證,完整的體系支撐,已成為贏得戰爭勝利的基礎。而阻斷信息、肢解體系,是擊潰敵人的最佳途徑。信息和體系的弱點就在於構成信息和體系的節點多、目標多,尤其是一些關鍵節點和重心目標,可以直接導致信息的阻斷和體系的崩潰。在現代戰爭中,一個目標或一系列目標不但可能影響一個系統或一個體系,而且還有可能決定著一場戰鬥、戰役或戰爭的勝敗。

信息化戰爭與機械化戰爭的最大區別在於力量構成有所不同。機械化戰爭是以機械平台疊加組合構成的力量體系。進攻時,集中力量於主要進攻方向,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拳頭”,“突破”成為戰役戰鬥的首要任務;防禦時,集中力量於主要防禦方向,形成一個堅實的“外殼”,“反突破”成為戰役戰鬥的首要任務。信息化戰爭則不然,它是以信息技術與機械平台相結合構成的力量體系。整個作戰系統像一張可以自由伸縮、韌勁十足的大網,攻可聚力出拳,防可合力御矛。其長項在於,網路內的各個作戰系統、作戰要素、作戰單元都具有很大的機動性、靈活性,可以隨時聚散;其短處在於,網路上的各個重要關節十分脆弱,一旦被毀,則可能導致一個作戰單元、一個作戰要素乃至一個作戰系統整體失能,從而影響整個作戰體系的作戰效能,甚至導致戰敗的結局。這種現象,反映出信息化戰爭體系對抗成敗的一個重要原則——“節點生存能力決定體系整體戰鬥力水平”。這一作戰原理告訴我們,重心目標的攻與防決定戰爭的成敗,是制勝的關鍵所在。在這一作戰原理的指引下,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作戰體系、作戰系統、作戰單元、作戰要素,創新各種各樣的戰法,採取各種各樣的手段。就戰爭體系而言,就可以考慮通過打擊戰略、戰役重心目標,實現斷鏈、破網。比如,打斷偵察預警鏈條,就可以使敵人成為瞎子;打斷指揮數據鏈條,就可以使敵人指揮失靈;打斷武器控制鏈條,就可以使敵人控制失準;打斷導航定位鏈條,就可以使敵人時空錯位;打斷綜合保障鏈條,就可使敵人續戰能力銳減等等。

從科索沃、伊拉克、利比亞等幾場局部戰爭看,想方設法打擊政治、經濟類目標——特別是政權目標;摧毀或防護對抗體系中的目標——特別是重心目標,已成為未來戰爭雙方共同的追求。1995年,北約先後出動3400多架次飛機,使用巡航飛彈等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對波赫內戰的塞族軍隊進行一系列高強度、實時的聯合精確火力打擊,迫使塞族簽訂“代頓協定”。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北約對南聯盟進行78天規模空前的聯合火力打擊,最終迫使南聯盟接受其停戰條件,達成作戰目的。伊拉克戰爭中,英軍就幫助聯軍制訂900多個潛在目標的清單,以推翻薩達姆政權及其安全部隊,削弱伊拉克武裝力量的指揮和控制能力。這些目標包括關鍵的軍事設施、武器庫、指揮和控制中心,重要的政權目標以及通信網路。制訂目標選擇計畫,考慮的是達成精確的軍事效果。因此,籌劃信息化戰爭,特別是未來戰爭,與以往不同的是,首先必須考慮的問題是對目標的打擊與防衛。以往,解決“手段”,是籌劃戰爭的重點;而今,選擇“目標”,是籌劃戰爭的重點。

制勝機理

目標重心戰的制勝機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精神實質。

目標重心戰理論,最主要、最基本的制勝機理,就是“擇要精打、毀要失能”,即對作戰體系的關鍵部位或要害目標實施有重點的打擊,致敵局部或整體不能正常運轉和發揮功能,達到戰勝敵人的作戰目的。未來作戰中,作戰體系中重點目標會隨著作戰進程不斷變化,要始終盯住作戰體系的支撐點、作戰行動的關節點組織籌划行動,確定打擊重心目標,縮短作戰進程,提高作戰效費比,快速達成作戰目的。

“目標重心戰”的制勝機理,體現了系統論的基本原理。

用系統論的觀點來看整個戰場,整個作戰系統中各要素和各個子系統之間存在聯繫和相互作用。正是這種相互關聯的各個要素或子系統,構成一個作戰系統的目標體系。在這個作戰系統中,不僅有直接參與戰爭的軍事力量與軍事設施,還有與軍事行動相關的眾多設施,如能輸送部隊的交通設施,直接或間接生產武器裝備的工業設施,提供作戰信息的通信設施,供應能源的石化與電力工業設施等。戰場上任何一個目標的變化,都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整個作戰系統的功能就會大幅度下降。正是作戰系統中目標體系的這種關聯性,使得交戰雙方重點打擊各系統的關鍵環節或關節點,以達到破壞敵作戰系統的整體性,爭取戰場主動權。

信息化戰爭強調信息主導、體系對抗、聯合制勝。

目標重心戰,強調運用高技術兵器和精銳力量,選擇對方作戰體系的關節和要害,“擇要精打、毀要失能”,以巧取勝、以智取勝,以小的代價和少的損耗贏得勝利。目標重心戰理論追求的就是抓住影響作戰全局的要害目標打節破鏈、癱瘓作戰體系,達到“點”上聚能、“面”上求效。

實施方法

正確規定軍事行動的目的和目標

實施信息化條件下的“目標重心戰”,必須正確規定軍事行動的目的和目標。如果目的和目標定得過大,不僅難以達到預期目的,還可能使國家的政治、外交鬥爭陷入被動。一般說來,軍事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越高,戰爭中的不確定因素就越多,對戰爭進程的把握也就越困難。

戰爭目的和作戰目標的確定,很大程度上是利益、代價和風險綜合權衡的結果。戰爭決策是風險決策,往往追求的利益越大,所付出的代價和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強調“從穩當的基點出發,不做辦不到的事”,其基本著眼點就是既要把代價和風險降到最低,又要儘可能爭取戰爭的勝利。當代價和風險太大時,戰爭目的和目標可以分階段實施或進行調整,以主動避險,防患於未然。

實施信息化條件下“目標重心戰”應具有堅決性。一旦定下決心,就不要輕易改變和動搖。必須選擇對作戰企圖有影響的目標,必須依據對作戰企圖影響的程度區分攻擊的優先順序,以及動用的兵力、火力規模。凡是對實現作戰企圖影響大的重點目標,不但優先攻擊,且要加大攻擊力度。尤其是對作戰進程或結局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重心目標,要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方式,實現務必克敵目的。

強調集中精銳打敵要害

實施信息化條件下“目標重心戰”,應把“集中精銳打敵要害”作為我軍在信息化條件下帶全局性的作戰指導思想。在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由於戰爭並不完全要求與敵人決出你死我活的最後勝負,因而逐步轉化敵我力量對比這個前提要求已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揀弱敵打,就有可能因戰爭進程快而失去意義,使軍事打擊難以為政治、外交鬥爭創造條件。把敵打“瞎”、打“聾”、打“癱”,才能尋求制勝的良機。在作戰行動指導上應把握以下六個關鍵問題:一是體系破壞。著眼於破壞敵人的作戰體系,實施結構破壞戰、體系破擊戰;二是錘擊重點。戰爭的目的和目標有限,應選擇一個最易達成作戰目的的重點目標進行突擊,打擊一點,震撼全局、解決全局。三是先機制敵。高技術兵器精度高,射速快,首次傷害能力強,先敵行動,有利於達成突然性,有利於擺脫被動,贏得主動。四是連續突擊,打狠、打痛敵人。作戰過程中要避開敵人高技術兵器的優長,在某一方向、某一方面、某一地區對敵實施連續的、多波次的打擊、突擊,加速戰爭的勝利進程。

在正確判別目標和分析目標的基礎上,要考慮所有可用的作戰能力和手段,選擇最優的作戰方案,實現想要的預期效果。

必須實施精確化作戰

精確化作戰,既是信息化戰爭的作戰理念,又是目標重心戰的本質特徵。精確作戰是一種基於效果的作戰。一是精確查明並選定作戰目標,通過先進的偵察情報系統,對敵各類目標進行準確識別、定位和跟蹤監視,並按照作戰目的,選擇、確定需要精確打擊和重點摧毀的目標,將打擊重心準確鎖定在敵戰爭體系和作戰系統的要害部位上;二是精確使用作戰力量,準確計算所需的兵力兵器種類和數量,合理確定力量編成,使其在效能上與作戰任務需求精確匹配,在數量規模上適度合用;三是精確把握作戰時機,根據戰略形勢和作戰目的,準確確定戰爭發起和各種作戰行動的起始時間,並根據戰場態勢的不斷變化,準確組織後續行動,實現戰場上的實時或近實時作戰;四是對選定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包括精確命中目標,精確打擊目標相應部位,精確控制打擊的強度,精確限制附帶損傷等;五是精確評估打擊效果,做好必要時實施再次打擊的準備。

在既定的客觀物質基礎上,能動地爭取勝利

實施信息化條件下“目標重心戰”,必須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指導,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堅持在既定的客觀物質基礎上能動地爭取勝利。既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就是指我軍的現有武器裝備;能動的爭取勝利,就是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包括指揮藝術和戰鬥精神,把現有武器裝備發揮到最佳效能。尤其是對待強敵的作戰指導上,要使敵人遭到難以承受的損失,而迫其就範。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方針。不管新武器、舊武器,能殺傷敵人就是好武器;不管洋辦法、土辦法,能打勝仗就是好戰法。要儘量避免在高技術領域與作戰對手的狹路相逢之戰,而應創造和選擇最有利的時機、方向、方式和目標,打出“撒手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