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背馳:趨勢力度比上一次趨勢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馳。換句話說,背馳其實就是力度衰竭的表現,如圖①,C段和A段比。
盤整背馳:盤整中當下筆或線段比前一筆或線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盤整背馳,如圖②,C段和A段比。
背馳段:就是在某級別的某類型走勢,構成背馳或盤整背馳的走勢類型稱為某級別的背馳段。
背馳-買賣點定理:任一背馳都必然製造某級別的買賣點,任一級別的買賣點都必然源自某級別走勢的背馳。
概念要點
沒有趨勢,就沒有背馳。在盤整中是無所謂“背馳”的,這點是必須特別明確的。對於背馳與盤整背馳,前者是有著最基礎意義的,而後者,只是利用前者相應的力度分析方法進行的一個推廣用法,主要用在與走勢中樞震盪相關的力度比較中。注意,a+B+c中,a和c的盤整背馳,其實都可以看成是B的走勢中樞震盪,雖然a存在時,B還沒出現,但也不妨這樣看。
一個背馳後,無論是盤整背馳還是真正的背馳,理論只能保證其回拉原來的走勢中樞,這是正確的思維方式。那么,回拉之後如何,這涉及預測。正確的思維是,把回拉後出現的情況進行完全的分類,根據每種分類對應的後果,決定你自己的對策。
分析理解
趨勢,一定有至少兩個同級別走勢中樞,對於背馳來說,肯定不會發生在第一個走勢中樞之後,肯定是至少是第二個走勢中樞之後,對於那種延伸的趨勢來說,很有可能在發生第100個走勢中樞以後才背馳,當然,這種情況,一般來說,一百年見不到幾次。第二個走勢中樞後就產生背馳的情況,一般占了絕大多數的情況,特別在日線以上的級別,這種就幾乎達到90%以上。如果在第一個走勢中樞就出現背馳,那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背馳,只能算是盤整背馳,其真正的技術含義,其實就是一個企圖脫離走勢中樞的運動,由於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出現回到走勢中樞里。
背弛有級別的問題,一個1分鐘級別的背弛,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不會製造一個周線級別的大頂,除非日線上同時也出現背弛。但出現背弛後必然有逆轉,這是沒任何商量餘地的。有人要問,究竟逆轉多少?那很簡單,就是重新出現新的次級別買賣點為止。由於所有的買賣點,最終都可以歸到某級別的第一類買賣點,而背馳與該種買賣點密切相關,所以可以這樣說,任何的逆轉,必然包含某級別的背馳。
只要你看到某級別的背馳,必然意味著要有逆轉。但逆轉並不意味著永遠的,例如,日線上向上的背馳製造一個賣點,回跌後,在5分鐘或30分鐘出現向下的背馳製造一個買點,然後由這買點開始,又可以重新上漲,甚至創新高,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從純粹走勢中樞的角度對背馳給出另外的釋義。對a+A+b+B+c,背馳的大概意思就是c段的力度比b的小了。那么,站在B這個走勢中樞的角度,不妨先假設b+B+c是一個向上的過程,那么b可以看成是向下離開走勢中樞B,而c可以看成是向上離開走勢中樞B。所謂頂背馳,就是最後這個走勢中樞,向上離開比向下離開要弱,而走勢中樞有這樣的特性,就是對無論向上或向下離開的,都有相同的回拉作用,既然向上離開比向下離開要弱,而向下離開都能拉回走勢中樞,那向上的離開當然也能拉回走勢中樞里,對於b+B+c向上的走勢,這就構成頂背馳,而對於b+B+c向下的走勢,就構成底背馳。對於盤整背馳,這種分析也一樣有效。其實,站在走勢中樞的角度,盤整背馳與背馳,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力度、級別以及發生的走勢中樞位置不同而已。同樣,站在純走勢中樞的角度,a+A+b+B,其中B級別大於A的這種情況就很簡單了,這時候,並不必然地B後面就接著原方向繼續,而是可以進行反方向的運行。例如,a+A+b+B是向下的,而a+A+b其實可以看成是對B一個向上離開的回拉,而對走勢中樞來說,並沒要求所有的離開都必須按照上下上下的次序,一次向上的離開後再一次向上的離開,完全是被允許的,那站在這個角度,從B直接反轉向上,就是很自然的。那么,這個反轉是否成功,不妨把這個後續的反轉寫成c,那么也只要比較一下a+A+b與c這兩段的力度就可以,因為走勢中樞B對這兩段的回拉力度是一樣的,如果c比a+A+b弱,那當然反轉不成功,也就意味著一定要重新回到走勢中樞里,在最強的情況下也至少有一次回拉去確認能否構成一個第三類買點。而a+A+b與c的力度比較,與背馳的情況沒什麼分別,只是兩者的方向不同而已。如果用MACD來輔助判別,背馳比較的黃白線和柱子面積都在0軸的一個方向上,例如都在上面或下面,而a+A+b與c就分別在不同的方向上,由於這,也不存在黃白線回拉的問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黃白線至少要穿越一次0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