盅盤舞

盅盤舞

盅盤舞起源於海南,流傳於海口三江鎮和文昌潭牛鎮一帶,與紀念冼夫人有關。以前,人們每年定期在潭牛鎮那片寬闊的坡地鬧軍坡、紀念冼夫人。從每年的農曆二月初開始,就有村民帶自家養的雞、芋頭等物品來這裡擺賣。閒來無事時,村民以盅、盤、筷敲打取樂,表演土地公土地婆雙人舞、打錢舞、跳盅舞等,逐漸形成了盅盤舞這門獨特的民間藝術。

簡介 

2007年7月22日海南“文昌盅盤舞”已被列入海南省海口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昌“盅盤舞”源於元末明初,初時僅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紀念冼夫人的“軍坡節”期間表演。表演者分生、旦、丑三個角色,生角手執筷子擊瓷盤(碟),旦角手執疊置的瓷盅撞擊,丑角手拿彩扇,三人翩翩起舞,表演詼諧風趣、歡快熱烈,深為民眾所喜愛。

盅盤舞盅盤舞

歷史淵源

海南文昌盅盤舞源遠流長,自誕生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據有關史料考證:五代以後,中原多故,眾多移民紛紛入瓊,“世變風移,薰染進化”,使海南的文化教育、歌舞娛樂勃興。

盅盤舞盅盤舞

到元末明初(1368年前後),在海南島的北部、東部,人們喜歡“習琴弦簫笙,為余酒後消遣”,椰子樹下的自娛自樂,最終演變成為人們所熟知的土樂曲《八音》(由嗩吶、秦琴、吊胡、喉管、竹簫、鼓、鑼、鈸八件樂器演奏而得名)。

文昌盅盤舞源於“八音”之後,“八音”始終成為盅盤舞的伴奏曲,並歷久不泯。曲興自有舞雩風,那時盅盤舞便隨“八音”的勃興應運而生了。此外,海南文昌各地的冼夫人廟碑刻也有記載:盅盤舞只是在每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二的“鬧軍坡”時表演,此項“鬧軍坡”活動明代已有。

以上考證與文昌、瓊山一帶流傳的一首民謠極為契合:“二月初九軍坡期,軍鼓咚咚響連天,奏起八音打盅盤,舞獅做戲萬人迷”。

民謠不僅描畫了萬眾齊樂的鬧軍坡情景,而且也為文昌盅盤舞的起源提供了考證。

主要價值

具有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文昌盅盤舞是海島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匯的產物之一,從它誕生的歷史淵源和漫長的傳承、演變過程來看,對研究相關區域的歷史文化及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皆具有現實意義。

 

具有獨特的藝術鑑賞價值

文昌盅盤舞,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相關精湛的技藝、豐富的舞蹈表現力,向世人展現了它那獨特的藝術之美。

 

具有藝術回報於社會的實用價值

文昌盅盤舞流傳演變到今天,已發展成為實用型的藝術形式。它迎合人們的普遍心理,以其豐富的舞蹈表現力和歡快的八音伴奏效果,贏得許多觀眾;它是真正意義上走進千家萬戶,難怪人們又將文昌盅盤舞雅稱為“賀喜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