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蓋鍾菌
皺蓋鍾菌是羊肚菌科的一種真菌。該菌菌蓋為淺黃色或棕色,表面有像大腦腦回一樣的褶皺。菌蓋掛在一個淺色,質脆的菌柄上。微觀上看,該真菌的孢子較普通真菌十分巨大,60-80×15-18微米,且每個子囊僅有兩個孢子。雖然皺蓋鍾菌被普遍認為可食用,但也有一些過敏個體的中毒報告,所以一般不建議食用該菌。中毒症狀包括腸胃不適和肌肉失去協調。皺蓋鍾菌可以在北美,歐洲和亞洲找到。它的子實體常在早春出現在林地上,此時雪剛融化,而羊肚菌種的子實體還未出現。它有一個異名Ptychoverpa bohemica,常被歐洲學者使用。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皺蓋鍾菌
- 別名:波地鍾菌
- 界:真菌界
- 門:真菌門(Eumycota),有資料歸為子囊菌門(Ascomycota)
- 亞門: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有資料歸為盤菌亞門(Arthoniomycetes)
- 綱:盤菌綱Discomycetes
- 目:盤菌目(Pezizales)
- 科:羊肚菌科(Morohellaceae)
- 屬:皺蓋鍾菌屬
- 種:皺蓋鍾菌
簡介
皺蓋鍾菌菌蓋大部與菌柄分離皺蓋真菌最初由捷克醫生和真菌學家朱利葉·斯文森茨·馮·庫羅姆霍茲在1828年第一次在科學文獻中給出描述,當時把它叫做波希米亞羊肚菌(Morchellabohemica)。後來德國博物學家約瑟夫·施羅特在1893年將該菌轉到鍾菌屬。Ptychoverpabohemica是法國人讓·路易·埃米爾·波蒂爾在他1907年關於歐洲盤菌的論文中使用的異名;該名稱仍然偶爾會被使用,特別是在歐洲文獻里。[4]波蒂爾認為它大而彎曲的子囊孢子和罕見而短小的側絲(paraphyses)已經足夠讓它單獨成為一個新屬。Ptychoverpa也已被歸為鍾菌屬的一個子類。該子類的特徵是菌蓋上有厚的,簡單或分叉的縱向脊。
形態特徵
皺蓋鍾菌菌蓋表面的褶皺皺蓋真菌的菌蓋(學術上稱為子囊盤)直徑2-4厘米,長2-5厘米,錐形或鐘形。它常褶成縱向的脊,脊常接合(anastomose)形成脈狀網路。菌蓋只在頂部同菌柄相連,而其他大部分與菌柄分離,顏色從黃褐色到紅褐色,下表面顏色稍淺。菌柄長6-12厘米,厚1-2.5厘米,乳白色,底部較粗,往上逐漸變細。最初菌柄內部塞有鬆散的絮狀菌絲,隨著成熟逐漸變為中空。總的來說,皺蓋鍾菌的子實體比較脆弱。孢子印為黃色,菌肉為白色。相對於其他典型蘑菇,皺蓋鍾菌的孢子特別大,通常為60-80×15-18微米。孢子為橢圓形,平滑,有時彎曲,看起來透明到發黃。它每個子囊中含兩個(極少數三個)孢子,這也是該物種的一個特徵。子囊平滑,橢圓形,長275-350微米,寬16-23微米。英-加真菌學家亞瑟·亨利·雷金納德·布勒確定了它的子囊有向光性(heliotropic)。這種對光刺激的反應很重要,因為這使得子實體可以指向開闊空間釋放孢子,增加孢子被風帶走的機會。皺蓋鍾菌的側絲較厚,呈棒狀,頂部直徑7-8微米。
食用價值
被採集來的皺蓋鍾菌皺蓋鍾菌的可食用性還存在疑問,不過有報告稱,一次性大量攝入皺蓋鍾菌,或連續幾天食用會使過敏的人中毒。中毒症狀包括腸胃不適,肌肉失去協調,昏迷等,跟服食鹿花菌的症狀相似。鹿花菌中的毒素為鹿花菌素(gyromitrin),皺蓋鍾菌可能會合成少量該毒素。一般建議食用該菌前先用足量水將其煮至半熟,然後倒掉水並將該菌風乾。如果是第一次吃,應將食用量限制到一小份來試探忍耐能力。有些人主張只吃菌蓋而丟掉菌柄。對於該菌味道,人們意見不一,有“強烈但不如羊肚菌”,“令人愉快”,以及“沒特別味道”。
類似物種
半開羊肚菌皺蓋鍾菌的近親種圓錐鍾菌通常有一個光滑的菌蓋,不過它有時菌蓋也會起皺。微觀上圓錐鍾菌可以通過它八孢子的子囊被區別出來。在北美,它的分布比皺蓋鍾菌延伸得更南。另一個比較相似的菌種是半開羊肚菌,它蜂窩狀的菌蓋可達半個菌柄之長,並且菌蓋上的脊比坑顏色要更深。除此之外,半開羊肚菌菌柄橫截面為中空,而皺蓋鍾菌菌柄中常有絮狀物;半開羊肚菌在基部附近常有縱向穿孔,而皺蓋鍾菌則沒有。皺蓋鍾菌的巨型孢子可以將它與所有類似物種可靠的區分開來。
棲息地
林地上的皺蓋鍾菌皺蓋鍾菌的子實體單生或散生在早春樹林的地面上,常在羊肚菌之前出現,可持續到羊肚菌的季節結束。常常可以在河岸邊,棉白楊、柳和山楊(aspen)旁,以及植物殘屑堆里看到該真菌。在潮濕並且陽光充足的地方,該菌更容易結出子實體。它生長的最低溫度為3°C,最高為30°C,最適溫度為22°C。根據碳和氮同位素比例的分析,皺蓋鍾菌為腐生真菌,也就是說,它通過分解有機物獲取養分。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它至少在部分生命史中為菌根真菌。分布區域
該菌在北美分布廣泛。在歐洲的奧地利,捷克,丹麥,芬蘭,德國,挪威,波蘭,俄羅斯,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和烏克蘭也都有發現該菌。在亞洲的印度和土耳其也有相關記錄。